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增收经验

福建龙岩市贯彻中央1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纪实

日期: 2004-11-03 14:28 作者: 来源:福建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1—9月份,福建龙岩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9%。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达107亿元,增长6.8%。全市农民现金收入实现2723元,同比增加315元,增长13.1%,是1998年以来的最高增幅。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678元,增长9%以上。这是我市积极贯彻中央1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所取得的成果。

  党中央、国务院于今年初发出了1号文件,对农民增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委、市政府和农口各部门高度重视,对贯彻中央1号文件的对策措施进行了认真研究,制订出台了《关于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关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新的发展思路,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中谋划农业发展问题,从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增加农业投资、开拓农产品市场、扩大农民就业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领域和新途径。

  在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方面,全市按照稳面积、攻单产、增总产、提质量的要求,重点实施两秧(抛秧、旱育秧)、两稻(杂交稻、再生稻)、两薯(马铃薯、甘薯)、两工程(种子和中低产田改造),抓好35个人均占有粮食550公斤以上的乡镇、20个中稻5000亩以上乡镇、商品粮基地和粮食自给工程项目乡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乡村春耕生产第一线和农业、粮食、供销、农资等市直有关单位宣传落实粮食政策、检查指导粮食生产。市政府还专门下达了粮食生产指导性和储备粮食收购计划,各县(市、区)印制了粮食政策明白卡,把种粮耕地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最低收购价及杂交水稻种子、化肥实行最高限价等政策明明白白地告诉农民。同时,我市还积极落实撂荒耕地复耕和粮食安全种子储备,今年来,全市撂荒耕地复耕面积近2万亩,42.5万亩粮食安全种子储备基本到位。扩大种粮面积,实现增产增收。全市早稻播种面积103.56万亩、总产41.13万吨。夏粮面积111.1万亩、总产42.5万亩。预计秋粮面积191.5万吨,比增3.99万亩。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全市促进农民增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今年以来,全市紧紧抓住畜牧水产品一直高价位运行的机遇,做强畜牧水产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禽流感等疫病防治工作,建立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处置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检测体系,全面构建村级动物防疫员网络。按照“一律上山、果牧沼、零排放”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规模养殖。1—9月,全市生猪存栏271万头,比增7.7%;出栏330万头,比增24%。全市肉类、禽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5.2%、8.7%、36.1%和6.4%。我市还抓住竹木加工业迅速发展的机遇,做大林业产业。并进一步做优特色经作产业,大力发展早熟水果和春茶种植,推广工厂化设施栽培珍稀食用菌技术,使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为促进农民增收,全市还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今年春,连城、上杭、长汀、永定等县分别举办了大型劳务供需会,使1.5万个农民找到了就业岗位。全市还下发培训计划,对1万名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转移就业。1—9月,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0.33万人,其中劳务输出40.65万人。

  在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工作中,全市还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并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等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增收。此外,我市还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清理涉农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取缔不良收费,通过减负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