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政策措施

2005年上海松江农民增收工作十大看点

日期: 2006-02-24 16:20 作者: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上海农业网 【字体: 打印本页

  2005年,松江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加大政策扶持和反哺力度,农民增收工作成效显著。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达到8392元,比上年增长12.37%。

  一、领导重视农民增收工作。松江区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专门成立了区增加农民收入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全区农民增收工作。把农民增收作为2005年区委十项重要工作和区政府主要工作任务,并纳入区委、区政府对镇级目标责任考核奖励的重要内容。各镇相继成立由经管站、农办、社保等部门组成的农民增收工作机构,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加强考核,保证农民增收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政策扶持促进农民增收。先后出台了《松江区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政策意见》和《改善松江区农民就医问题十大措施》共30条政策措施。落实农机作业、农业规模经营、施用有机肥等政策性直接补贴2158 万元,粮食储备补贴180万元,粮食收购提价补贴108万元。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设施粮田和花卉、蔬菜等生产基地建设,市区二级财政投入资金8400万元。

  三、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实现农民收入连续5年持续增长。增长幅度、人均水平、人均增长额三项创历史新高。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岗位2.33万个,人均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956元。

  四、率先实现"一户一岗"目标。松江区原有5114户纯农户中,实现农业内部就业928人,第二产业就业2654人,第三产业就业1532人,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纯农户实现"一户一岗"。纯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比上年增长50%以上。

  五、非农就业指标超额完成。通过整合万人、千人、百人就业项目,市场就业、政府推荐、行政推岗、当地企业吸纳、新建标准厂房招商、发展各类基地、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绿化养护、治安巡逻、环境保洁等多管齐下,全区共吸纳2.33万个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超过预定指标的45.3%。

  六、全力抗灾夺取丰收。2005年遭受二次台风和稻飞虱大爆发危害。由于组织抗灾有力,夺取灾害之年农业丰收。农林业预计完成产值13.25亿元,比上年增加1.06亿元,增8.7%;亩产值4397元,比上年增加563元,增14.7%。水稻单产535公斤,比全市平均501公斤增6.7%;蔬菜产量31.6万吨,产值3.7亿元,比上年增5.7%;林业产值3.48亿元,比上年增5.8%。

  七、现代都市农业稳步发展。推进1.1万亩设施粮田和500亩超高产水稻示范方基地建设,建成区、镇水稻丰产方面积1.4万亩。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各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4.5万亩次,其中花卉6329亩。新建浦南100公顷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蔬菜播种面积14万亩次。深化科技入户,联系户家庭收入增幅120.6%。推广有机肥7000吨、复混肥820吨、绿肥3.17万亩。推进有机蔬菜的研发,蔬菜平均亩产值7770元。华东花卉流通中心4月正式运营,浦南新建玻璃温室、塑料连栋温室1200余亩,引进50多家国内外花卉企业。成立粮食、蔬菜、花卉等专业合作社28家,500亩以上粮食合作农场5个,150亩以上园艺场15个,200亩以上花卉生产企业63个,提高了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发放65岁以上老年农民养老金托底补贴28.1万人次,发放资金2240.4万元。对1499户低保家庭发放定补救助332万元,对重残无业、五保户、贫困户等实施各类救助解困实物和资金总额达2329万元。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入学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952人,金额70.55万元。全面实行农村低保家庭子女9年免费义务教育。改善农民医疗保障,财政出资1530万元,减免村卫生室"三费",提高农民就医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大病报销限额从原2万元提高到5万元。

  九、开展现代农业资讯服务。开设浦江农资超市公司,8家连锁超市在农资涨价的情况下,零售价比去年平均下降25%,让利给农民300万元。建立农邦农机合作社,农机机耕费用每亩优惠5元,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区增收办建立了农民增收、农民培训、农村承包土地3个信息库。区农委全年编发《松江农业》46期,农业网发布信息800多条,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十、农民技能培训效果凸现。推出花卉、林业养护、有机蔬菜、粮食高产示范、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营销和向二、三产业转移培训项目50多个。举办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5872人(20474人次)。培训"专业农民"1617人,有近500名"专业农民"获得国家职业资格中级证书,103名取得农业机械驾驶证。"专业农民"的年收入增长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