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政策措施

内蒙古:建立企农利益联结机制 保障农牧民稳定增收

日期: 2005-12-23 00:00 作者: 扎那 来源:内蒙古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是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一体化,是农牧户与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的一体化。赤峰市近年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表明,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的运转约束机制,协调好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规范各参与主体的经营行为,在保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同时,切实保护好农牧民的利益,从而使企业与农牧民获得双赢。

  一、我市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的基本类型与方式

  (一)契约型利益联结

  契约式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是通过契约形式将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的责、权、利连结起来,以发挥产业一体化的功效。其基本特点有两点:一是各联合方经营的独立性;二是通过契约作为制度和法律保证,界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在我市其主要表现方式有以下几种:

  1、企业+基地(小区、农场)+农牧户。例如,塞飞亚集团在内蒙古、辽宁两省区四旗县28个乡镇,建立了138个标准化养殖场,带动养鸭户2780户。2004年,公司屠宰加工肉鸭850万只,农户饲养每只鸭获纯利平均1.8元,为养鸭户增加纯收入1530万元,并且创社会综合效益1.5亿元。这个公司对养殖场(小区、农场)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供雏、统一消毒、统一供料、统一用药、统一屠宰;帮助农民解决发展中的资金、技术、销售、风险四大难题,即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草原兴发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也属于这种联结方式。

  2、企业+订单+农牧户。例如:阿旗和飞创业天然色素有限公司,通过调查国内外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情况后,提前确定对原材料的收购价格,春季就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同时提前将种子、农膜、化肥等生产资料垫付给种植户,年底在回收原材料时扣回。2005年春,和飞公司以每市斤0.32元的价格(2004年为0.27元),与10个乡镇96个村、4686户农民签订了万寿菊种植收购合同,落实种植面积22000亩。今年万寿菊长势很好,预计每亩地平均可收入1000元,种植万寿菊的农户总收入预计可达2200万元。

  我市的烟叶、中药材、高油大豆等产业化项目都属于这种联结方式。

  3、企业+经纪人+农牧户。例如:阿旗西郊肉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固定经纪人100人左右,他们分别来自阿旗、左旗、右旗、克旗和通辽市的扎鲁特旗、开鲁县等地。2005年公司与经纪人签订合同,经纪人与4000多户农牧户签订“订单”,年初牛肉最低保护价为14.5元/公斤,通过市场竞争,8月20日以后,企业又将最低收购价提高到15.60元/公斤,今年公司计划收购肉牛3万头,占全旗肉牛出栏的20%。又如,翁旗桥头镇有专门从事葵花购销的经纪人187人,2004年全镇发展食用葵花5.8万亩,外地企业通过当地经纪人使全镇外销食用葵花3000多万斤,总销售收入4500多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1500万元。

  (二)合作型利益联结

  合作型利益联结,即实行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农牧民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要素入股,在龙头企业中拥有股份,参与经营管理和监督。双方签订合同,明确农牧户提供农畜产品数量、质量、价格及龙头企业按股分利的办法,形成了“资金共筹、利益共享、积累共有、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企业+合作社(协会)+农牧户。例如:宁城县宝山园艺合作社,由大城子镇瓦北村79户村民以201个花卉大棚入股的方式组建合作社,实行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一户一票制,合作社资产达130多万元。合作社主要联系两家龙头企业,凌源市花卉交易市场和沈阳市富莱花卉交易市场。2004年合作社种植花卉480亩,年产花卉800万枚,合作社社员收入236.1万元,合作社实现利润19.1万元。合作社还把这些利润主要用于补贴社员的大棚、机泵管带等基础设施建设。

  翁牛特旗养鸡合作社、敖汉旗桑蚕生产等都属于这种联结方式。

  2、企业+会员制农牧户。例如,克旗金峰公司养羊联合体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2005年,金峰公司发展A级会员户1260户(购买金峰公司母羊,用金峰公司种羊配种的为A会员),发展B级会员7000户(用金峰公司种羊配种改良细毛羊的为B级会员),由金峰公司和A、B级会员共同组成养羊联合体,分布在全旗17个乡镇23个村,饲养毛肉兼用羊的人口已达10万多人。金峰公司对A级会员户实行“统一育种技术、统一饲养管理方法、统一回收产品”,回收羊羔每公斤比市场价高1.6元,羊毛每公斤比市场价高5元。据统计,2005年A级会员户共增加收入196万元,B级会员户共增加收入360万元。在金峰公司羊联体的拉动下,全旗细毛羊存栏达到45万只。三义乡白土井子村A级会员冯训良,一家四口人,饲养金峰母羊120只,今年产羔142只,羊羔回收价格平均296元/只(体重37公斤以上),卖羊羔可收入42032元,卖羊毛收入11520元,扣除饲养成本16800元,一年可纯收入36752元。

  (三)担保型利益联结

  在契约联结的基础上,引入担保机制,由担保公司、协会、经纪人等具有法人性质的中介组织,做为中介担保人,一手托两家,把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牧户联结起来,并督促、保证契约的履行。

  这种担保型合作联结的主要方式是:企业+担保公司+农牧户。例如,2004年,克旗人民政府与腾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运作,克旗金泰贷款担保公司向旗信用联社提供担保,信用联社提供贷款839.6万元,由腾喜公司从澳大利亚购进纯种无角多赛特供体羊1250只,带动农牧民自筹资金356.34万元,为全旗10个乡镇计472户农牧民的受体羊进行胚胎移植。这种联结机制,不但加快了全旗小畜改良的步伐,同时也为实施羊胚胎移植的农牧户增加收入310万元。

  内蒙古林西锦绣大地农业有限公司在林西县发展肉牛生产,宝康奶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元宝山区发展奶牛生产,都采取了企业+担保公司+农牧户这种运作方式。

  (四)市场交易型利益联结

  这种利益联结方式在赤峰市发育最早,目前看,这种联结方式中,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是一种只有意向而没有契约的买卖关系。龙头企业对农牧户生产的农畜产品一次收购,双方不签订合同,自由买卖,价格随行就市。除此之外,农牧户与龙头企业之间没有任何经济约束,收购农畜产品是通过纯粹的市场活动来完成的。这种利益联结,看似简单,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解决了农畜产品“卖难”的问题,对农牧业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是产业化经营的渊源之一。

  这种利益联结的主要方式是:市场+经纪人+农牧民或市场+农牧民。例如:林西县统部镇活畜交易市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以交易牛、马等大牲畜为主,每年交易量7.5万头(匹),年交易额1.4亿元,市场辐射辽宁、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等14个省区,吸纳周边旗县120多个乡镇苏木,1200多名经纪人活跃在市场和周边地区,带动农牧户及个体商户1万多户,达到了建立一处市场,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效果。又如,敖汉旗敖吉乡2005年蛋鸡存栏达到160万只,全乡现有鲜蛋经纪人120多人,全年可销售鲜蛋4380万斤。敖吉村鲜蛋经纪人朱景英是一名女同志,她每年销售鲜蛋700万斤,主要销往北京市朝阳区大洋路市场,2004年她被旗政府授予“十佳致富带头人”。赤峰西城菜市场也属于这种运作方式。

  (五)龙头企业一体型利益联结

  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直接投资建基地,基地也可以直接投资建龙头,龙头是基地的加工车间和营销部门,基地是龙头企业的原料车间,龙头与基地联为一体,独立经营,分别核算。这种方式是产业化经营的高级完善方式,在我市正处于积极发展中。较为典型的如,北京蟹岛集团在翁牛特旗海金山租用牧场1.2万亩,建立赤峰蟹岛龙凤农产品有限公司,2005年发展有机水稻1000亩,有机玉米1000亩,天然草场8069亩,饲养有机鸡10万只,有机牛羊3500头只,产品全部销往北京。这个公司就是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一体化运作模式,它发展有机农业的作法对翁牛特旗有机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典型示范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我市目前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截止今年上半年统计,我市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256家,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流通企业达到65家。全市已有43.3万户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比例达到48%。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市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利益关系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已经成为我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需要下功夫解决的问题。

  一是从龙头企业看,就全市而言,我市缺少规模较大的生猪、蔬菜、山杏和沙棘加工型龙头企业;从旗县区来说,有的旗县区产业多,龙头企业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不够强,与基地生产规模不相适应。

  二是从利益联接机制看,松散型多,紧密型少;大多数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的利益关系是简单的购销关系;就是已建立稳定购销关系的,龙头企业把加工、销售环节所得部分利润返还农牧户的较少;农牧户以土地、资金、劳力等要素共同参股合作,与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共同体的则更少。

  三是从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看,大多数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例如产权不清,决策机制不民主,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许多合作经济组织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

  四是从实践运作中看,有企业“霸王条款”问题,过去曾有的糖厂在收购甜菜时,不按春季的合同,而是根据秋季糖价的高低而制定不同的扣杂率标准;个别的肉鸡加工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决定放雏的数量,这样有时就减少了农牧民饲养的批次,有时还出现了标准化鸡舍无鸡可养的尴尬局面;这需要大力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营销能力;也有农牧民“不诚信”的问题,春天与企业签订了购销合同,秋天哪里价高往哪卖,影响了某些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市建立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政策措施

  (一)做强做大做久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带动能力

  首先,要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原则,各地都有扶持壮大一批、嫁接改造一批、开放引进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扶优、扶强、扶大”的政策,重点做强做大加工带动型、贸易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产业带动型和科技带动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其二,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应坚持内外并举。一方面要鼓励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农牧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农牧业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和支持外地企业和资本进入农牧业产业化领域,如北京锦锈大地公司到林西开发肉牛产业,北京蟹岛集团到翁牛特旗开发有机农业等等,使这些外来企业,成为我市农牧业产业化的方面军。

  其三,加强龙头企业自身建设。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企业,都必须朝着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发展,而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又必须以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牧户的关系为前提。

  (二)大力培育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

  在农牧业一体化经营的产业组织体系中,专业组织与协会发挥了其他经营组织不能取代的作用。应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牧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及其他中介组织;建立健全规范管理、利益分配、监督约束和风险防范机制,为农牧民提供信息、科技、生产资料、产品流通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农畜产品的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其在农牧户、市场、龙头企业与政府之间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全面推行标准化基地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企业的生产需要充足、稳定、优质的原料资源,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一定要先选准主导产业,在赤峰市,我们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主推肉、乳、菜、草四大主导产业,形成数县一业,多乡一品的主导产业格局,达到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而基地建设也必须围绕市场和消费的需求,重点发展绿色、优质、安全、专用农畜产品基地。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牧业标准体系。各地要以无公害绿色农畜产品、名优农畜产品为重点,配套和完善农产品种子种苗、种畜种禽、农用生产资料、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等级、检验检测等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提高生产水平。

  二是提供建立各类标准化养殖小区。根据不同畜禽的生产特点,建立不同类型的养殖小区。例如,出口肉鸭有出口养殖小区的标准要求,绿鸟鸡有绿鸟鸡散放养殖的模式。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有利于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指导,防疫灭病、仔畜仔禽供应、商品畜禽的收购,既能减少企业生产成本,又能提高养殖户的收入。

  三是加强农畜产品质量监督。强化农资产品和农畜产品的质量监督,从基地源头就严把质量安全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用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对利益联结方式的选择,使利益联结机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首先,用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对利益联结方式的选择。处理龙头企业与农牧户的利益关系,关键在于龙头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利益联结方式,在这里,龙头企业居主导方面。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应依靠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加以引导。

  其二,农牧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形成要以市场为导向。农牧业产业化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中存在的,这样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产业化系统内的利益机制形式。应通过合同、价格等法律和经济手段使企业和农牧民的利益关系能够稳定下来,逐步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

  其三,引导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更新利益取向观念。要变只顾眼前利益为谋求长远利益,龙头企业与农牧户都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立足于长远,谋求发展给双方带来的共同利益;要变利益主体追求单方得利为互惠互利,使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结成互惠互利的关系。

  其四,利益联结机制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目前,我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还十分薄弱,对利益主体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要大力提倡合作型利益联结,使龙头企业与农牧户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鼓励和完善契约型利益联结,使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由龙头企业带领农牧户闯市场;逐步规范担保型利益联结,通过合同、契约等法律文书,使企业、担保公司、农牧户三者都能受益;同时,也支持市场交易型利益联结、一体型利益联结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促进我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向前发展。(作者系:赤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