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鸡西市农业信息服务为农民增收致富保驾护航
鸡西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继2004年“农业信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使全市463个村通过互联网、信息接收机、农业110热线、黑土家园电视节目及各级农业信息员队伍等手段,保证了各村获取信息渠道的畅通。2005年又充分发挥现有农业信息设施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的先进性、快捷性、方便性,保证了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疑难问题随时都能得到解决。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信息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千方百计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问题,为农民的增收致富保驾护航。
一是加大了对农业信息工作的投入力度。农业信息工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继2004年解决了农业信息设备后,2005年各级政府又加大了解决农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鸡西市一次投入50多万元,为市农委和六区配备了农业110服务车,鸡东县也在近期内投入10余万元配齐了农业110服务车及相关设施。提升了三县(市)六区农业信息服务质量,提高了农业信息服务效率。截止目前全市以互联网、寻呼网、电视网、电话网及各级农业信息员队伍组成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基本保证第一时间接到并为广大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全市上半年共接到农民关于土地政策问题、良种直补问题、优良品种问题、农药农资问题、农业技术问题、畜牧养殖问题、农业气象问题、种子农资投诉问题等各类咨询3000余次,现场为农民解决问题300余次,做到了急农民所急,一切为了农民,使广大农民都能种上地,种好地,为全年农业丰收,为增加农民收入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加大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农业信息传递的工作力度。做为十项利民行动之一,各地加大了解决农民获得信息难的组织领导力度,以密山市为例,市委、市政府亲自组织领导把这项工作,从人员配备、资金来源、信息传递方式、农业110服务方式、农村信息员的培训等做了明确指示。调动全市各部门的力量,共同参与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在半年时间内筹集资金200多万元,为全市154个村配备了计算机。上半年以来又多次组织对村级农业信息员的培训,使各村农业信息员基本掌握了计算机日常维护,收发电子邮件,通过一站通发布农业信息,通过各级农业信息网站查阅农业信息等工作,充分发挥和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正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参与配合,把这项活动变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工作,除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站、农业科研部门及畜牧、农机、水利、水产等农口各部门参与外,科技信息产业局,科协及各种协会、民营企业等也积极参与到为农民传递农业信息工作中。市达尔福广告公司决定在全市100个行政村中设3×2平方米信息宣传栏,义务为村民传递信息和发布农业科普知识。
三是加大了对农业信息队伍的组织建设培训力度。为了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设备的作用,全市在463个行政村设了500多名农业信息员。采取市管县、县区管乡村的做法,加大了对各级农业信息员管理培训工作力度。几年来,每年都组织各级农业信息员培训班,今年市级培训班主要针对计算机和信息接收机的使用、鸡西农业信息模板的使用、如何采集和发布农业信息、怎样做一名农业信息员等进行培训。使各级农业信息员队伍都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些村级农业信息员尽管基础参差不齐,但对待学习的态度却让人十分敬仰,特别是一些50岁以上的信息员,课上学、课下学、虚心向每一位学员学,基本保证能正常进行信息收发、信息查阅、信息传递、网络维护工作,从农民中来,成为最了解农民的心理,最受农民欢迎,最受农民信赖的信息二传手。
四是加强了鸡西农业信息网络的技术支持力度。今年初对鸡西农业信息网进行了第三次改版,由原来的静态网页改版成SQL数据库支持,具有强大后台管理功能的ASP动态网站,为三县六区、农口各局、农委下属各部门设计了不同风格的模板,网站内部加入了电子政务、网上农展、110专家在线、供求信息、每日报价、视频点播六大系统,设置了18个一级栏目,40余个二级栏目,实现了从网站管理到信息维护的全部数据化支持,时时备份技术,更好的保证网站的安全,简单的操作,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信息录入,并可达到即看即会效果,解决了静态网页的系统的缺陷,可以无限制的增加下级栏目,更好的方便用户查找自己所想找的信息。提升了我市信息网的档次,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实现三县六区、农口各局、农委下属各部门和机关各科室内的政务信息化和网络资源共享的功能。使信息网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五是成功召开了第三届农业信息发布会。本届信息发布会,集中了农委、粮食局、畜牧局、气象局、种子、科研等十多个单位22篇对2005年农业各行业形势的分析预测。使广大农民能够通过农业信息本届信息发布会,提前认清形势,掌握政策,了解市场,调整结构,确定项目,更好地增收致富奔小康。矫健市长在会上指出:信息发布的最终目的是把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利用信息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把信息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把信息服务当作为“三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信息采集体系,搞好信息储备,做好信息分析、整理,保证信息的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把农业信息传送到农村千家万户。
六是开展了农业信息课题研究。今年在市科技信息产业局列《关于加强我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研究》课题,通过分析我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