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惠农乐增收—广西柳城县培养知识型农民纪实
近年来,柳城县以科技知识普及为切入点,大力创建“三大阵地”,推行“四种模式”,树立“五个目标”,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建学习型农村,培养知识型农民。一大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理财的新型农民脱颖而出,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实惠。
三阵地打造知识型农民
“想要口袋有,先得脑袋富。”农民要搞好生产,要出外闯事业,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柳城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农民转岗培训这一关键环节,积极开展“三建”,打造知识型农民——
建“农校”:在全县各乡镇均创建农民文化学习学校,电教设备样样齐全,做到学习有阵地。
建“书屋”:以 “春风行动”、“农家致富加油站”等项目为载体,在各乡镇建立科技文化室14个,让先进文化进村入户,让群众喜尝“科技自助餐”。
建“协会”: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成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加强专业技术的培训和应用。该县先后组建了养猪协会、蔬菜协会、水果协会等十多个专业技术协会,有会员8000余人,共带动 5400多农户发展农村经济。
四模式形成良好机制
在培养知识型农民过程中,该县大力推行“四种模式”做好培训学习工作。一是送科技下乡,以满足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科技致富的需要。组织宣传、农业、卫生、科协等部门和各镇的“乡土专家”,在全县巡回式组织农民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法律政策普及、市场信息传递、致富就业引路、文明健康指导等系列学习培训。二是建立健全信息通道。通过互联网和镇村信息馆、信息墙等为农民提供政策、科技、文化等综合信息服务。三是发挥优势,弘扬地方特色。随着“广西”三农科技信息网试点县的启动,该县不仅保持了“全国科普示范县”的称号,还新建15个科技示范村,6个科普服务站,近距离地帮助农民解决和掌握农业技术,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举办蜜桔节、种桑养蚕擂台赛等大型活动,激励农民种植优良品种,应用科技提高农产品产量。古砦乡岭头村村民韦桂凤运用科学知识,坚持多年大面积种植优质水稻,去年被评为柳州市种粮女状元。
五目标建设学习型农村
有目标才有动力。在打造学习型农村,知识型农民活动中,该县明确树立“五个目标”。即每户有科技明白人,会1-2门以上种养技术;有舒适的居住环境;每村有文明户挂牌;有科技活动室;有固定信息通道,电话、电脑等。全县各级各部门围绕“五大目标”,开展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农民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培训教育,树立了农民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制意识,使开拓创新的观念不断增强,一大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理财的新型现代农民不断涌现,为农村的文明、富裕、和谐发挥作用。
去年,该县共培训农民工3万余人次,参加培训人员比上年多7000余人,参加培训的农民90%以上实现了转移就业;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8.36亿元,同比增长9.3%;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达2.07亿元,同比增长15.77%;农民人均纯收入2930元,同比增长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