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甘肃科技增粮效益显著 年增值超1.5亿元

日期: 2006-03-16 00:00 作者: 严存义;宋振峰 来源:甘肃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旨在增加粮食科技含量,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的甘肃省“科技增粮行动计划”,实施一年多来取得显著成效。据省农牧厅测算,在一些示范县集中推广的小麦、玉米、马铃薯综合增产技术和主要农作物良种繁育推广,共增产粮食达7800多万公斤,增加产值达1.51亿元。

  从2004年起,甘肃省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实施“科技增粮行动计划”。

  2004—2005年度,由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种子管理总站和省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站合作,在西峰、秦州、渭源等20个粮食重点县区的192个乡镇,实施了小麦、玉米、马铃薯综合增产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212.3万亩;在灵台、临洮、麦积等7个县区的61个乡镇,建立小麦良种基地7.26万亩。“科技增粮行动计划”大力推广当前增产效果最好的新品种,广泛应用科学施肥、集雨节灌、立体栽培、农机增效等新技术,使项目区粮食亩均增产31.5公斤。

  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带动辐射农户发展优质小麦3.72万亩,增产粮食达1271万公斤。

  为确保“科技增粮行动计划”落到实处,每个项目县区由1名首席专家和至少20名技术人员负责。技术人员每人联系20个科技示范户,并为每户农民开展技术培训2次以上,技术指导4次以上,做到科技入户,技术到人。目前,项目区共建立科技示范户10.5万户,辐射带动农户71万户。

  2005—2006年度全省“科技增粮行动计划”已于去年底启动,新的项目在庆城、秦安、通渭、景泰、高台等26个粮食主产县实施,主要是小麦、玉米、马铃薯综合增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