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青海省设施农业广辟增收新途径

日期: 2006-01-23 00:00 作者: 来源:青海农牧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青海省各地积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引导农民从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转变,全面提高日光节能温室的种植效益,去年以来,一批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区域逐步形成,为浅脑山地区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开辟新的增长点。

  去年我省共安排设施农业项目资金2000万元,建设10104栋日光节能温室,其中川水4004栋,浅山6100栋。为实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宽增收门路的目的,我省各地在稳定发展原有项目区的同时,在群众中大力宣传设施农业在调整结构增产增收中的突出作用,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农民从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转变。各地农(牧)业部门本着“宜菜则菜,宜菌则菌”的种植原则,采取树立示范棚、示范户,建立示范点、示范区和组织观摩学习等有效措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技能,提高单棚产量,一批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区域逐步形成。

  现在全省已经建成集中连片100栋以上的日光节能温室基地有33个,其中集中连片200栋以上的温室基地40个。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在两年内建成集中连片450栋的温室基地。贵德县开始在三河地区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建成3个辣椒专业村。湟中县多巴镇韦家庄村建成的300栋温室,平均收入8000元,最高的单棚收入达到12000元。互助土族自治县针对浅脑山地区远离城镇蔬菜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及气候冷凉的特点,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食用菌生产,采取公司+农户+协会的生产组织形式,积极引导南门峡、东和等五个乡镇的300多栋温室种植了以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总收入接近120万元,棚均收入达到4000元,成为浅脑山地区增加农民收入又一新的增长点。由于群众温棚种植积极性高涨,各种蔬菜当年开始收益,并为来年增收打好基础。

  据统计,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我省投资已达1.5亿 万元,建成日光节能温室 7.75万 栋,收入达到 2000多 万元,项目区人均增收15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