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河南:漯河市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农民一年增收近8亿元

日期: 2006-01-17 16:56 作者: 苏东凯 来源:漯河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刚刚过去的2005年,漯河市共转移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33.6万人,占全部富余劳动力58.1万人的近58%;完成技能培训1.03万人,完成引导性培训5.4万人,分别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三个百分点和八个百分点。经过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高出未经培训农民工的月收入300元以上,而且就业途径更多,就业市场更广。2005年,全市新增转移就业8万多劳动力,年增加收入近10亿元,其中经过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转移就业的6万多名劳动力的劳务收入占新增收入的接近80%。

  2005年,漯河市以提高技能为手段,以转产增收为目的,全面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技能培训专业以计算机应用、机电维修、电子加工、家政服务、保安和服装缝纫等为主,转移培训就业地区和单位以福建、上海、广东、浙江、郑州等地区和城市为主,有目的性、针对性地技能培训,转移培训就业率高达99%以上。

  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扎实开展。2005年,省财政补助我市“阳光工程”的培训资金125万元,补助扶贫开发的培训资金85万元,我市的配套资金50万元全部落实到位。同时,市本级安排工作经费10万元,各县区安排工作经费共计12万元,为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证。

  漯河市农业、劳动、教育等部门充分发挥培训主渠道作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和岗位培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搭建劳务合作平台,实施合同管理、订单培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5月下旬,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等地考察劳动力市场和用工企业,看望漯河籍在外务工人员,与当地政府沟通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关系,并与有关部门和企业签订了用工协议3.5万人。同时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按照有关规定和组织程序,认定30家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为培训基地,确保培训质量,提高技术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对转移培训就业的农民工劳务输出实行考察、监管、服务一条龙服务,并建立长效管理服务机制,规范劳务中介活动,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