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桦南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增收9800万元
桦南县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355个,入社入会农户5.1万户,带动农民增收980毒方元,户均增收1900元,全县人均增收300元。
随着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白益加快,单家独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日趋尖锐。为了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加快农民致富增收步伐,这个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民首创的合作经济组织解决了那些集体经济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他们通过组织召开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研讨会,到先进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在县电台、电视台开辟专栏介绍先进经验,组织专题讲座等措施,在县乡领导中产生了共识,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的良好氛围。
这个县紧紧抓住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围绕优势农产品发展合作组织。他们引导一些种植大户做发起人,先后成立了白瓜、瓜菜、水稻、毛葱、亚麻、中草药等十几个合作社,对农产品的组织形式、生产技术和市场销售进行有机整合,扩大发展规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围绕白瓜子这一特色产品优势组建的白瓜子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延伸到了全县10个乡镇、146个村屯及龙江、肇源、桦川等地,入股农户发展到1.3万户,基地9.6万亩。合作社与农户签订销售订单,收购价每市斤高出订单外白瓜子价格近1元,仅收购价差就为吐员增收120万元。
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结合起来,围绕为农业服务发展合作组织,是这个县增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的重要手段。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若干政策》,在登记注册、税费优惠_农业信贷和财政扶持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针对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匾乏、技术薄弱的实际,县直各涉农部门积极组织种、养、加、经技术培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每年对社员至少要有5次以上的正规培训,县、乡两级农业部门每年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在进乡入村培训的同时,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举办各类讲座。近3年来,全县仅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贷款1200多万元,大八浪棚室瓜菜合作社每年统一贷款180万元,用于棚室建设和生产。今年,合作社会员发展到926户,建起瓜菜大棚2086栋,全乡收入近2500万元,人均增收900元。
为了增强农民进人市场的能力,这个县依托合作协会的发展来建市场、育市场、找市场,以合作经济发展构筑市场化建设。孟家岗镇先进村联合收割跨省作业合作协会,坚持农民自主参加的原则,进行松散型的联合,每年利用夏季时间到江苏、河南、山东等省进行粮食收割作业,每年每台收割机收人3万元以上,全村因此每年增收110多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梨树乡永久村毛葱协会经过几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七月红”毛葱品牌,产品已经远销南方省市,出口到越南、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现在,这个县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已覆盖了优质水稻、瓜菜、畜禽、农机、食用菌等35个主导特色产品,形成了股份合作剪、专业协会型、龙头牵动型、园区辐射型、市场集散型、产销协作型等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