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怀宁七成劳力跳出农门 农民收入73%来自非农产业
刘会平是安徽安庆怀宁县江镇镇的一个普通农民,五年前,当他只身一人创荡上海滩时,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他的“江镇馒头”会在上海大出风头,短短几年时间里,由他创办的“巴比馒头”连锁店如今已发展到14家,员工愈百人。在怀宁县,像刘会平这样跳出“农门”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现已达到2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73%来自非农产业。
安徽省怀宁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该县把加速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四个一批”千方百计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
发展劳动密集性农业企业,就地消化一批。该县大力培育壮大稼仙米业、平山禽蛋、皖山食品、巨高兔业等六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着力培育优质粮油、畜牧养殖、经济林果和蔬菜种植四大主导产业,在龙头企业的有力带动下,全县80%以上的农户直接从中受益,100多家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吸纳农村劳动力近万人,去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产业化经营业部分的达1188元,约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
加快小城镇建设,向城镇安置一批。以新县城为主体,以206、318国道沿线乡镇为两翼,以康居新村为补充,该县积极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目前全县的城镇化率达到了37%,蓬勃发展的小城镇建设,为加速转移农村劳动力发挥了“蓄水池”的作用。怀宁新县城建设6年来,共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近3万个。
发展民营经济,自我转移一批。不论成分论贡献,不论大小论业绩,该县通过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全力支持个体私营企业放手发展。目前,全县农民小老板、个体工商户已达1.06万户,占全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总量的三分之二。
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向外输出一批。为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怀宁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和社会服务体系,县职介所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建立了劳务基地,与全国20多个劳务输出目的地建立长期劳务协作关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目前,全县外出劳务工人员有18万人,全年外出劳务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
在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同时,怀宁县还十分注重对农民就业技能的提高,依托就业培训中心、技校和社会办学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育有特色的劳动力队伍。今年以来,全县有组织输出人员培训率达100%,新增培训输出5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