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吉林扶余县农民增收亮点多

日期: 2005-08-10 00:00 作者: 张维武 王子阳 来源:吉林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扶余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地域特色,做大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引领农民增收致富。

  推动杂粮杂豆生产升位。去年全县杂粮杂豆的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今年增加到70万亩。县里把杂粮杂豆市场建设作为重头戏,按照“先有市、后建场,先发展、后规范”的思路,建起三井子杂粮杂豆市场,使购销业户由原来的84家增加到250余家,经营规模由原来的15万吨增加到30万吨以上,销售额由原来的6亿元增加到10亿元,现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杂粮杂豆市场。现在,扶余的四粒红花生、绿豆、红芸豆、白芸豆等20多个带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已行销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日本、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县里统筹规划了沿102国道、克铁线、松长线、松五线为棚菜开发带的重点战略,从资金、土地使用、物资用工、营运、奖励等方面,加大了对菜农的扶持力度,并重点抓好8大示范基地的开发,带动了全县的蔬菜生产。三岔河镇联盟村蔬菜大棚和露地菜,面积达到250公顷,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0.5%。仅蔬菜一项,平均每人年可增收1600元,成为村里的“绿色银行”。

  建设畜牧业大县。注重培养养牛大户,发挥示范作用。现在,全县饲养5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户已发展到了1000多户;与德大公司签订肉鸡饲养合同,在新城局、新万发等乡镇引导农户重点养殖;突出发展和扶持大户,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蛋鸡产地批发市场;先后在弓棚子镇、三井子镇、新城局乡等地,建起11处畜禽综合交易市场,仅新城局交易市场,每周成交额就达100多万元;培养600多名经纪人和20多个中介组织,使牧业产品远销到河南、深圳等地。

  形成一乡一品独具特色的劳务经济品牌。三井子镇以杂粮杂豆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商贸经济和流通业,促进了剩余劳动力内部转移消化。弓棚子镇加快园区建设,木材加工户已发展到62户,年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安置剩余劳动力4000人。大林子镇以域外劳务输出为主,目前输出7114人。增盛镇以承包域外土地为主,去年这个镇又有1100户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承包土地1.6万公顷,超出增盛镇耕地面积1050公顷,仅此一项纯增加收入1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