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8.5%
上半年丹东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99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2元,增长18.5%,高出今年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幅5.4个百分点。在政策和市场两只“手”的共同推动下,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堪称亮点纷呈,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亮点之一:落实“三补一免”不走样,实现政策性减负增收。今年丹东市免收农业税和除烟草外的农业特产税,减税总额达到5813万元,140万农民彻底告别“皇粮国税”。同时,全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三项总计发放4573万元。另外,通过实施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全市每年可压缩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和控制不合理开支2000万元。经测算,上半年全市农民“三补一免”总额为12386万元,相当于人均减负增收88.9元。
亮点之二:“畜牧倍增”计划顺利展开,畜牧生产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产业之一。年初以来,在家畜、家禽饲养量增加,畜产品产量增长的同时,畜产品价格继续保持稳中见升的良好势头。据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出售畜禽产品收入343元,同比增加202元,增长143.3%之多。
亮点之三:渔业生产形势继续看好,“渔业倍增”计划如期推进。上半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特别是海水养殖产量增幅在10%以上。与此同时,水产品价格也比往年有所提高,水产业继续保持出口创汇第一大产业的“龙头”地位。水产品出口额达到9847万美元,增长17%。
亮点之四: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进城务工环境进一步改善,工资拖欠得到有效治理,农民工合法权益、农民工培训等受到高度重视。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年”活动的深入开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渠道,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工旺季的平均工资水平较往年提高10%以上。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达到人均849元,同比增加206元,增长了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