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湖南东安: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促进农民增收1千万

日期: 2005-07-19 00:00 作者: 来源:湖南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近两年来,东安县委、县政府从抓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入手,进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现公益性机构和经营性组织分设,强化了一支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放开搞活农技推广的经营性职能,建立了一支经营性的经营服务队伍。改革后,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促进了农民增收。

  2004年年底,东安县按照农业部、中央编办、财政部、科技部农经发[2003]5号、湘发[2004]10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要求,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行改革。通过竞聘考试与考核,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公益性岗位与经营性岗位分离,让一批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过硬的人员进行公益性推广事业,把一部分经营服务能力强的人员分离出来进行社会化服务,实行统一管理,两线运行,共同推进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

  通过改革农技推广体系,东安县的农技推广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一是强化了基层队伍。县财政安排了事业经费326万元,全县所有推广人员纳入了县财政工资打卡,每个公益性推广人员另外还安排了工作经费2000元,确保了公益性推广工作人员一定的工作经费;从事经营服务的人员,发放基本工资20%,享受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三大保障,确保了经营性人员一定的基本工资,确保农业技术服务队伍的稳定,强化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二是提高了业务水平。县农业主管部门对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实行考试竞争上岗制度,定期进行业务考核,按末位淘汰法,每年从公推人员中按10%的人员比例实行末位淘汰,提高公益性推广人员工作和学习积极性。今年以来,举行了乡镇站植保专干、农业信息专干、执法专干、土肥专干、科技专干等培训班7期,累计培训300多人次,使农技干部成为掌握各项农业技术的行家里手,农技队伍服务“三农”的本领得到提高。

  三是提高了服务质量。今年春耕生产中,组织2700多人次深入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组织、指导农民搞好春耕生产,发送早稻浸种育秧等技术资料7.6万份;在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中,着力围绕十大主导品种和十大主推技术的推广,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200户,辐射带动20000余户、509个村,带动早稻高产无公害栽培3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3.6万亩、柑桔低改和新扩园各1万亩,推广频振式杀虫灯1200盏,覆盖农作物播面2万亩;各乡镇共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347期,培训农民5.1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0余万份。改革之后,全县累计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面积达300余万亩(次),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8%,通过推广农业科技直接促进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