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陕西石泉县农家看增收

日期: 2005-06-30 00:00 作者: 来源:陕西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石泉县,引导广大农民立足当地优势,利用现有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在农民增收路上绘出了一幅幅美丽壮观的增收图。

  黄瓜棚中翘

  在熨斗镇沙湾村农民的大棚里,满是收获的喜悦。

  刚卖瓜归来的林带志高兴地介绍:“现在我这棚里的黄瓜每两天摘一茬,每茬能收入六七百元钱。”据镇上在该村蹲点的科技特派员介绍,这里的大棚从去年冬天到现在已收获了一季莴苣、卖了一拨菜苗,这黄瓜已是第三季菜,目前大部分棚1亩已达到了5000—1万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县农业局局长周育锋说:该县从前年开始,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实施了无公害“千亩果菜大棚工程”,建起了800多个大棚,种上了黄瓜、草莓、大棚西瓜2000多亩。

  蚕姑架上笑

  将每张蚕茧量由原来35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5公斤的中池乡中兴村“银茧状元”——袁国玉,去冬今春,投入近2万多元,新栽桑树400多株,对自家原有5亩桑园采取了刷白、施肥、松土冬春管理,并改良多倍体桑树1000多株,还在乡政府的扶持下建起70多平方米标准化养蚕室,新购置方格簇100片,今年春季养蚕4张。目前,他10多架满簸箕的蚕姑娘已经露出笑脸,预计春蚕将收入2000多元,这仅是石泉县发展蚕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石泉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传统的蚕桑产业。去年全县发蚕种6.3万张、产鲜茧达200万吨、产值经营额达4000多万元,蚕农在平均增收300元的基础上,今春全县又新建、改良桑园2.5万亩,扶持新建标准化养蚕室7000多平方米,并努力实现发展6.5万张,产量达250万吨,产值超5000万元,蚕农平均增收400元的目标。

  猪儿窝里闹

  5月21日,在该县池河镇五爱村养猪场,具有镇干部和企业股东双重身份的青年魏小军跨过大门口的消毒池,走进仔猪育肥圈内。圈内立即热闹起来,只见有一二百只肥嘟嘟的猪崽唰唰地乱窜。这个养猪场占地10亩多地,有饲料种植区、加工室、母猪孕育室、催肥室。这个养猪场是他们五个镇干部今年初合伙租赁五爱村的,计划全年育肥猪500头,现已调入圈猪仔230头。

  据了解,该县年初动员100名技术干部,带着100万资金投身产业一线,创办领办产业大户,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开辟一块试验田,辐射带动畜牧产业的全面发展。目前,全县已发展年养猪50头的大户1000余户,户均年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