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庆安县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步伐
为深入贯彻中央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步伐,庆安县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积极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围绕做大做强“八大经济”,做到四个“突出”,即突出优势品种,突出产业化经营,突出绿色特色品牌,突出可持续发展,向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加工系列化。努力构筑生态型、科技型、外向型的新农业,打造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社会稳定的新农村,进一步开创农村经济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1、做大做强绿色经济。要以绿色食品水稻为主攻方向,今年,经国家认证的A级绿色食品水稻发展到100万亩,一要以基地为载体,加强全程质量监管。充分发挥绿色食品检测中心的作用,对种、肥、药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实行生产许可制和基地淘汰制;对加工销售,必须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二要以精、深加工为突破点,强化龙头企业建设。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要抓住国家和省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新技术、新品种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的机遇,积极开发米粉、米酒、雪米饼、谷维素等精深加工项目,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水稻加工附加值,增加企业牵动力。三要以整合品牌为手段,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米业协会的作用,统一规范现有大米品牌,向“七河源”“庆鑫”“双洁”“绿洲”这四个绿色品牌靠拢,充分利用绿节、哈洽会、绿博会、展销会、新闻媒体等有效方式,叫响、炒热庆安大米品牌,抢占市场制高点。
2、做大做强大豆经济。今年,大豆面积要稳定在80万亩,其中高油脂大豆面积30万亩,高蛋白大豆面积20万亩;大豆平均单产165公斤,总产13.2万吨。具体抓好三个突破:一是由普通品种向“两高”品种上突破。通过示范带动、企业牵动、利益驱动,解决目前大豆品种杂而不优的问题,引导农户种植东农434、黑龙35等高油、高蛋白优质品种。二是由卖原粮向加工上突破。招商引资上大的、资产重组活老的、股份联合办小的,形成小油榨、大油厂齐上,城乡联动、互为补充、竞相发展的格局。三是由自产自销向订单生产订单销售上突破。通过乡村两级组织牵线搭桥,沟通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签订产销合同,或小企业直接和农户签订单。同时要强化双方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订单履约率,以降低农户市场风险,保证企业原料供应,实现户企双赢。
3、做大做强薯经济。一是依托大龙头强力牵动。以新胜乡招商引资企业“黑龙江庆安金绿脉马铃薯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实现户企订单生产、基地规模经营、产品系列开发,牵动我县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二是依靠各级组织强力推进。重点乡镇的乡村两级干部,有地的要带头种,没地的动员亲属朋友种,同时要引导说服群众种,确保面积落实和龙头企业的原料需求。三是兴办大小粉房,合力牵动。积极推广民乐、大罗镇粉房合作社模式,走产加销一体化、股份联合共同发展的路子。
4、做大做强瓜菜经济。今年,绿色食品瓜菜面积要发展到4万亩,蔬菜大棚发展到3500栋,日光温室200栋,瓜菜总产60万吨,出口1500吨。做大做强瓜菜经济,重点打好三张牌:眼睛向外,瞄准俄罗斯市场需求,打出口牌。巩固黑河口岸,开辟绥芬河口岸,在扩大现有西红柿、甘兰两个品种出口量的同时,力争把胡萝卜、元葱打入俄远东市场。眼睛向东,盯住林区城镇需求,打截东牌。充分利用哈佳铁路、哈伊公路必经我县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绿色特色食品批发市场的作用,形成物流集散地,吸引林区客商停车住脚,选瓜购菜。眼睛向内,重视品种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打规模牌。打好这张牌要强化内功,把住五个关键环节:一是选优调特品种。与外商需求对接,与客商需求对接,与本地居民需求对接。二是扩规模增总量。庆安镇、丰收、久胜等邻城乡镇要选准各自的主攻点,大上塑料大棚、日光节能温室,扩大保护地栽培面积。三是前提后延追求效益最大化。要把握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科学地指导生产,将蔬菜生长期、收获期前提或后延,错开大众棚室蔬菜上市的高峰期,实现人无我有,畅销增效。四是由集市贸易向超市贸易跨越。利用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在精选、分类、包装上搞突破,要向工业品那样注明产地、品牌、规格、质量等标识,适应消费结构的新潮流。五是强化龙头引带,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要积极组建蔬菜协会,大办专业合作社,培育经纪人队伍,实现规范品种、规模种植、统一销售,共同应对市场。
5、做大做强麻烟经济。今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亚麻种植面积要达到2万亩,使麻烟成为农村乡镇创税增收的重要产业。首先,要在面积落实上使实劲。继续坚持企业让利、返租倒包、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受益户引导等有效办法,推进落实。其次,在防范风险上用实招。保险公司要从维护麻农、烟农的利益出发,在继续抓好烤烟保险服务的同时,研究探索亚麻保险新业务;气象部门、相关乡镇要做好灾情预测、预报,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灾害,降低损失。再次,在帮扶生产上办实事。烟草公司、银泉公司要以服务烟农、麻农为己任,在种、肥、药、膜等生产资料上垫付资金,秋后抵扣,帮助农户解决资金困难。同时还要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全程跟踪服务。
6、做大做强牛经济。奶牛饲养量要达到1000头,奶牛专业大户150户;肉牛饲养量4.6万头,专业大户65户。在“买、改、靠、上”四个方面重点攻坚:买,就是竭尽全力争取世行贷款项目,超常运作,争取外资投入买牛;充分利用县农行、信用联社支农贷款买牛;鼓励引导有养牛积极性的群众用自有资金买牛。改,就是用优质荷斯坦奶牛改良本地黄牛,走黄改奶的路子;用西门塔尔、夏洛来冻精改良本地黄牛,发展肉牛生产。靠,就是各乡镇要主动挂靠新青山农场的内蒙孙氏集团,广泛动员农户大买架子牛,分户、分期育肥,并依托孙氏集团的销售渠道,一同销往俄罗斯市场。上,就是招商引资快上龙头企业,填补我县无肉制品、奶制品加工企业的空白;眼前要积极寻求挂靠周边市县龙头企业,到我县设收奶站,以解决群众养奶牛的后顾之忧。
7、做大做强猪经济。今年,生猪饲养量要达到45万头,出栏24万头,养猪大户要发展到130户。在增总量、抓销售、建龙头三个方面重点突破。一要依托PIC种猪繁育基地,带动专业大户规模养殖,进而辐射千家万户搞普养,形成主导品种;同时适度发展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皮特兰等优良品种,因地制宜,形成一村一品,一屯一品,通过基地带大户,大户促普养,尽快实现上规模增总量的目标。二要挂靠绥化大众肉联有限公司,通过市场机制、利益联结机制,走订单生产、定向销售的产业化经营路子,解决养猪销售问题。三要创建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向上争取项目,招商引资等办法,力争在今后的两三年内建成一个日加工500头猪的大型企业,保证我县生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8、做大做强林业经济。今年,全县造林1万亩。生态屯达到60%。第一,必须抓好“植、管、伐”三个环节。在栽植上,县乡村都要搞好规划,实行经济林、农防林、生态林、水保林、护屯林、护路林六位一体,同步推进,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药兼作、林草兼作、林粮兼作;在管护上,采取公开竞价发包,全面推行私有化;在采伐上,严格依法履行程序,公开竞价采伐。第二,必须抓好生态屯建设。各乡镇要以屯为单位,按照生态屯建设标准,画出规划图,逐年推进,三年内全部达标。第三,必须抓好林木加工。要以东大木业、众森木业、大一木业等大型企业为主体,以其它小型木材加工厂为补充,不但要把我县每年采伐的木材吃干榨净,而且还要聚集外地木材到我县加工,确保林业经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