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甘肃牛站村人均不到一亩地 收入高出全县人均133%

日期: 2005-04-27 08:31 作者: 郁俊 来源:兰州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连城青苗会现场

  地处永登县“八宝川”腹地的连城镇牛站村,借助传统庙会———“青苗节”,奏响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主旋律。在牛站庙前300多米的大道上和村内800多米的街道两旁摊贩云集,各种风味小吃、日用百货、农具杂品及杂耍卖艺的无所不有。

  文化庙会走出特色之路

  4ADV_CONTENT月15日,是庙会接近尾声的一天,我们的车离牛站村一公里多的地方就无法前行,三四十辆载人出租面包车一路排开缓慢挪动。街道两旁搭建起的临时商品经营点一个紧挨一个,一直延伸到村子北头。据不完全统计,在庙会期间,每天进村的游人达30000多人。

  牛站青苗会由来已久,从明、清一直延续到现在。节会一般持续七天,八宝川人把春天的“踏青”活动和赶庙会连在一起。在这期间,牛站庙前300多米的大道上和村内800多米的街道两旁摊贩云集,各种风味小吃、日用百货、农具杂品及杂耍卖艺的无所不有。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村级班子引导、规范农村节会文化,推动市场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经济的发展之路。

  文化搭台催开精神文明花

  4月9日,村上组织了连海地区篮球友谊赛。红古漳儿沟煤矿、窑街正俊煤矿、河桥镇、连城镇派出篮球队参加了比赛;4月13日,村上特邀青海省民族艺术剧院在当地演出八场文艺节目;4月15日,该县组织卫生、文化、科技等部门到该村进行下乡活动,派30多名专业人员上门为群众服务,解决当地群众种植、养殖业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正是因为村上多年坚持组织各类健康的文化活动,使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大步提高。不但提升了民风,而且张扬了民俗。2004年该村被兰州市命名为“市级文明村”。

  传统庙会滚动经济传输带

  人均不到一亩地的牛站村,经济发展走在全县乡村的前列,不能不说与一年一度的“庙会”有关。该村党支部杨书记说,今年节会期间进村批划地方固定经营的外地商贩达600多家。本村经营饮食、小商品的达120多家。期间各类商品交易额达180万元左右。随着庙会的经济拉动,该村村民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3650人的村子,常年从事商品经营的人员达到200人,到附近厂矿企业从事劳务输出的人员达1200人。今年养猪专业户达20多家。

  据连城镇党委书记王永峰介绍,牛站村200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80多元,高出全县平均人均纯收入1932元的133%。全村有850户,去年翻建新房的有120多户,按每户建房投资30000元计算,仅此一项该村村民支出达3600000元,户均支出4235元。文化庙会,确实让牛站人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