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镇赉靠避灾农业促增收
干旱少雨,十年九旱,是吉林省镇赉县最主要的自然灾害。这个县在总结多年自然气候特点基础上,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走发展避灾农业之路,以高效和生态农业为基点,发展“沿江经济、大棚经济、井旁经济和保护地经济”,使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沿江经济。在靠近嫩江的5个乡镇发展水稻和水产养殖业。目前,沿江地区水稻播种面积达到33万亩,优质水稻面积达到24万亩。一些地方还进行了水田立体开发,在稻田养鱼、养蟹、春放秋捕,有效利用水资源。全县已推广稻田立体开发面积6万亩,最高的亩产鱼蟹15公斤,实现了稻鱼双丰收。
大棚经济。塑料大棚已经发展到5000栋,总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反季节蔬菜、瓜果、盆栽葡萄、盆栽鲜桃、各种花卉,成为镇赉经济的新亮点,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胜利乡太平山村杏花屯农民吴成军从1989年开始,用塑料大棚育鲜葱。在他的带动下,如今,这个小屯儿有38户搞起这项产业,年销售鲜葱60多万公斤,而且有了固定的客户。每年春节前后,鞍山、哈尔滨、齐齐哈尔、乌兰浩特等一些城市的客户,主动到这个小屯儿来拉葱,农民坐在家里就把葱卖了。大葱给小屯儿人带来了经济上的充裕,赶上价好,一年就能收入3万元。
井旁经济。就是在井周围种植高效粮食作物及高效经济作物。全县现有高效农田灌溉井3800眼,可以覆盖35万亩耕地。今年,将新打2000眼农田灌溉井,进一步扩大井灌面积,把烤烟面积增加到2万亩。
保护地经济。近些年来,镇赉县大面积实施地膜覆盖保护地经济,以西瓜、香瓜、花生、芝麻、菜类为主。“白色革命”,给这个县的农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保护地经济主要分布于到保、胜利、黑鱼泡、坦途、大屯等乡镇,总面积超过2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