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担起农民增收职责
记者来到人大代表驻地,发现代表们谈的最多的是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关注的最多的是“三农”问题。记者采访了三位来自涉农企业的代表:时风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义发,山东凤翔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学景,山东信发铝电集团董事长张学信。他们都认为,构成和谐社会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必须保证农民有相对较高的收入。他们表示,一方面会呼吁更多的涉农企业要注重带动农民,另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将企业作大作强,以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刘义发:在印度再建一个“时风”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刘义发在接受记者采访前,刚刚会见了一个印度的客商,这个印度客商希望时风能去印度投资建厂,在印度再造一个时风。为此,这位客商还计划请印度农业部长专程到时风集团拉投资。刘义发说,时风的产品目前已经打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生产时风农用车带动了大量农民致富。
“时风时风,路路畅通”,这句口号在中国耳熟能详。即使在最偏僻的乡村,也能看见时风农用车的身影。十几年来,时风集团已经为中国农村提供了上千万辆(台)农用车、拖拉机及发动机。连续9年来,时风集团一直稳居中国农用车“霸主”的地位。
在带动农民增收过程中,时风集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最近几年,时风每年销售100万辆农用车,每年成就100万个个体运输业主,平均每个运输业主每年能创造数万元的价值,增加数万元的收入。2003年,国家调低了农用机械的税率,由17%降到13%,时风集团因此增收1.5亿元。董事长刘义发大笔一挥,主要产品降价3%-4%,1.5亿元基本都让利给了农民。近几年来,时风集团几乎每年要向农民让利近2亿元。
刘义发说,今后时风还要为广大农民生产农民自己的汽车。
刘学景:凤翔倡导绿色增收理念在鸡肉加工这个行业里,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刘学景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在,凤翔集团已经成为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快餐集团以及沃尔玛、百佳、好又多、家乐福等大型超市连锁集团在东南亚最大的鸡肉供应商之一。目前,凤翔集团年生产分割肉鸡20万吨、熟制品6万吨、饲料60万吨、调味品和生物制品3万吨、乳制品10万吨、植物油5万吨。这些枯燥的数字转换成带动农民增收就是这样的概念:企业本身吸纳120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产业链带动3省12县100多个乡镇几十万户种养殖户增收致富。
但刘学景最得意的还不是带动农民增收,而是他倡导的绿色增收理念。凤翔饲养基地实行“五统一管理”,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料线和自动化水线,确保饲养出来的是“生态鸡”,屠宰、加工全程执行环保程序。对过去抛弃的鸡骨、鸡肝、鸡血、鸡内金等,经过生物工程、膜分离等10多项高新技术加工,又变成了胶原蛋白钙等新型医药保健品和复合调味品。
刘学景说,企业下一步再上一些生物工程项目,在“绿色”的理念下,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
张学信:信发铝电打造“火车头”谈起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张学信颇有几分自豪。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信发铝电需要大量的运输车辆,因而带动山东茌平县拥有了1700多辆斯太尔运输卡车。每一辆斯太尔需要配备3名司机,每名司机每月工资3000多元。光司机岗位就提供了5000多个。卡车的业主一般当年挣回成本,几年下来,业主都有了上百万的资产。也就是造就了1700多个百万资产级的家庭。
企业产生的热力可以加工中高密度板,于是,又带起来了30多家中高密度板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达到100万立方米。这一项目不仅培养了30个加工业主,带动不少农民成为加工工人,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本地及外县的林业生产。
为了更快地带动起“第二梯队”的加工企业,让他们再去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去年,集团又出资购买了50条生产线,建了一个强化木地板加工区域,区域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设备、统一销售、统一担保,加工区内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全部备齐。加工区建完后,以很低的价格将生产线卖给业主。一下子又带动起了50个企业家。
张学信说,他下一步打算就是把企业作得更大,上更多的项目,带动起更多的业主,造就更多的企业家,让项目和企业家去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他的集团要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火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