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区解决农民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的北京市郊区工作会和市委四号文件精神,非常符合京郊农村实际,是指导性、纲领性文件,给2004年农村工作提出了任务,明确了方向。“三农”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北京才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地位、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核心是收入,突出的是土地收益,必须不遗余力地解决好对农民的土地补偿和保护农民的收益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目前农村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城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差距明显,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农村经济总量不足,工业化程度不高,城市化水平较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太多依靠集体经济投入,而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自身积累,很难缩小城乡之间多方面的差距,边远山区的经济更加滞后。解决这个瓶颈,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是一条重要出路。
山东庄镇,是北京市平谷区的东大门,是半山区乡镇,全镇两万口人,农业人口占多数,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刻不容缓,也是镇党委、镇政府的重要职责。
首先,全镇已具备了发展商业强镇的条件。2004年初,完成了对龙禹实业公司的股份制改造,龙禹公司固定资产1.6亿元,有国家认可的企业资质,年利税总额2003年已达到1亿元(税收4000万元,利润6018万元)。现有2.5万吨储油库一座,加油站20多个,职工近300人,名列北京市乡镇企业总收入和纳税第二,支撑着我镇半壁江山。
其次,兴谷开发区绿宝石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尽管还很不完善,尽管大企业尚未进来(目前,只有七八家小企业正在入驻),但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随着土地紧缩政策的出台,和本镇良好的优质服务,这个园区必将成为农民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估计可吸纳劳动力就业2000人左右。
第三、京东大峡谷、井台山景区和轩辕黄帝陵作为市级旅游景点之一,已有十余年历史,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随着深度开发,增加更多的参与型、娱乐型项目,将更多地吸引城里人,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以鱼子山、山东庄、大北关、李辛庄、北屯为主的设施大棚基地已形成规模。
解决好“三农”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必须用强有力的措施作保证。
一是要通过土地确权、流转,让农民受益。通过确权让农民自主地支配土地,能够从调整农业结构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能够从土地使用权转让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能够从土地向工业化、城镇化的转变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项工作山东庄镇正在进行中,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该镇正在做的工作一是针对土地承包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镇政府连续下发了两个文件,规范土地承包、发包、确权、使用、流转的具体行为,比如规定2004年3月11日以后,向外村人发包土地必须经镇政府审批。特别提出要珍惜土地资源,工业园区上项目,每亩投资达不到50—80万元以上的宁肯不上,强调追求土地投入与产出的更高比率。再有是确保及时、足额土地补偿金、青苗补贴、租金的到位。工业园区目前通过修路、上项目、搞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占桥头营、西沥津两个村土地600多亩,土地占用费、补偿金基本落实到位。现在的问题是要随着地价的上涨,及时地提高失地农民的补偿金,同时要把向村拨款逐步过渡到向确权后的农户直接拨款,还要发挥镇村帐托管部门的作用,监督好补偿金的使用。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对农民的“保底”钱,必须保证足额及时发放到位。
二是广泛招商引资,引导农民向二产转移。坚持走出去招商、到国外招商、与大公司大企业合作、上大项目上环保型高科技项目,新建标准化厂房3万平方米,总投资2100万元。加大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培训力度,解决放下锄头进不了工厂的问题,全镇计划培训车、铣、刨、磨、电气焊、会计、预算员及各类管理人员500人。镇政府利用北屯、东高村成人中专、技校请专家讲课,送出去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让更多的失地农民能顺利地进入二产,这项工作要像对待城市下岗工人那样,对待准备失去土地和正在失去土地的农民,镇政府要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另外,镇政府每个部门一年要给农民办3—5期培训班。
三是协助龙禹公司等企业顺利完成改扩建工程,为农民进入商业领域创造条件。龙禹公司的第三期改扩建工程,目前已由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2004年在平谷油库投资2500万元,进行现代化、数字化油库改扩建。规划、设计、勘查工作已结束,租地协议已签署,正在办立项、审批手续。完工后可增储油能力一倍,吸纳本地农民就业100名,新增收入10亿元,利润5000万,税收3000万,加上原有规模,利润总额可达到1.5亿元,就业人员400人,稳固本镇的商业支撑。在镇政府周围完成3500平方米,今年计划完成6000平方米,吸纳全镇50户农民弃农经商,增加收入。
四是以转变京东大峡谷经营方式,新增民俗旅游专业户,开辟更多旅游项目、旅游产品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第一,变现在由本村农民粗犷经营,以至开支过大、管理不善为吸引社会能人经营(经营权转移),以节省开支(估计每年可节省70—100万元),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二,大峡谷新上高尔夫练习场项目,新建、改建大峡谷滑雪场等项目,可解决劳动力就业80人。第三,新发展民俗旅游专业户100户,总数达到150户,使鱼子山、桃棚真正成为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村。第四,组织和动员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劳动力,由镇妇联、团委协调,开发具有大峡谷特色的旅游商品。这项工作我们现在正在部署和策划,比如大峡谷牌系列食品、鞋垫、儿童鞋帽、小老虎枕头、背心、手套等,解决全区自有旅游商品不足的问题。此项工作,通过典型户带动,而后打入市场,成立协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力争年内打基础,二三年内形成规模,解决农村闲散女劳动力就业。
五是通过新增设施大棚,生产反季节水果,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按照中央的政策和精神,结合山东庄镇鱼子山等村河套、沙滩地多且薄,适宜搞设施农业,也确比种小麦、玉米收益高出几十倍,这是现实,农民已尝到甜头。镇政府认为,从实际出发才是真正的落实中央及市委的指示精神,镇政府也渴望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如果一刀切,那吃亏的还是农民。
六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未来的生存有可靠保证。这是解决农民生活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的“托底”机制,至关重要,务必在制度上稳固下来。
这个问题其中包括养老统筹、养老保险、大病统筹、工伤保险、再就业工程等等,这个问题需要集体实力的增强,需要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时间。可先在条件好的村试点,逐步推开,但关键还是要真正落实城乡统筹政策,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让农民真正获得像城里人一样的地位和待遇,享受城里人的生活。这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目标,也是农民群众盼望已久的心愿。
总之,当前“三农”问题是当务之急,山东庄镇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措施来实现的,2004年力争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要在去年6585元的基础上,年递增不低于10%,到年底突破7000元大关,2008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突破万元。(作者为北京平谷区山东庄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