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安徽利辛县为农民增收开创新路

日期: 2004-10-09 09:28 作者: 来源:安徽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日前,记者驱车数百公里来到皖北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利辛采访,据该县劳务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利辛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又是劳务输出强县,全县人口140万人,耕地面积175万亩,人多地少,农民收入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步伐加快,利辛县有50余万个剩余劳动力,只有通过外出务工经商开展对外劳动输出的办法转移到二、三产业上去。

  几年来,利辛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确立了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民营经济、畜牧经济”三大经济战略。特别是突出抓好劳务经济力度大、措施新。(1)成立劳务经济发展局,赋予职能,专门从事农民技能培训、有序输出、信息发布、权益维护及社会中介、培训机构、设外办事处的日常管理。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实施意见》文件及相关考评办法。(2)树立抓农民素质教育就是抓生产力,抓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就是抓经济的观念,充分利用现有43所培训机构,最大限度做好技能培训工作。(3)积极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在全县范围公开招聘100名劳务信息员,切实抓好所在区域劳务输出工作。(4)外建基地,内组网络方面: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珠江三角洲等地方的劳动部门联系,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扩大输出范围,拓宽了有序输出渠道。按市场化运作机制,设立10个办事处。(5)该县每年都出台劳务经济考核办法,年终召开一次劳务经济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认真落实奖惩责任制,以表彰优秀,奖励先进。(6)利辛县对疆劳务输出工作更有奇招,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确立长期对疆劳务输出战略。

  新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随着国家对西部开发的力度加大,新疆不仅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建筑业及服务行业都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尤其是每年9月至11月的棉花采摘季节,新疆本地劳动力严重不足,缺口很大,每年都需要近百万劳动力进疆。

  到新疆拾花劳动有许多优越条件:一是技术性要求不高,识字不识字都行,适合利辛农村劳动力转移;二是9月至11月间新疆南部天气不冷不热,适宜农民前去务工;三是享受省政府补贴专列经费政策;四是兵团免费提供民工住宿、水、电、煤、餐具、拾花工具及拾花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管理人员吃住、车费、月工资800元。农民除去吃住两个月净收入1500元以上,政府出面组织的有序输出,保险又安全。利辛县政府为农民进疆务工搞好优质服务,派员到新疆考察棉花生产基地,选准输出地方,以正确指导农民赴疆务工;有关部门切实帮助农民办理专列手续,免费发放赴疆务工证,积极向上级争取民工去程车费等;各乡镇广泛宣传,认真发动,把那些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年满18-55周岁的男女劳动力组织起来。今年3月至9月份利辛县先后对新疆劳务输出达3800多人,其中专列有序输出2318人。这些农民正在新疆棉花工地辛勤劳动,渴望有个好收成。

  利辛县政府正在制定小额贷款优惠政策,鼓励本县农民到新疆开发土地,安家落户。目前,利辛县劳务部门已与农一师3团签订协议,5年内开发土地5000亩,搬迁200户农民,以后逐年扩展。5-10年内在新疆大地建成利辛的中心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