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农民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从今年7月1日起,广西又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就是在每个公路收费站,都有一块明显的指示牌,上面写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坚持执政为民的标志,也是广西农业、交通和公安部门为广西农民办的一件实事。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了解到,广西开通“绿色通道”短短1个月时间里,就发放“绿色通道”通行证46755张,运输鲜活农产品数量达39.23万吨,荔枝、西瓜、芒果、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产地销价综合涨幅达35%。
农民的事就是最大的事
今年以来,广西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克服了严重旱灾、禽流感疫情的影响,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态势,蔬菜、南亚热带水果、桑蚕、食用菌、中药材、茶叶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质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据自治区农调队的调查,一季度广西农民出售农产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升17%,农民增收势头强劲。
然而,今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特别是6月2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机动车辆超限、超载集中治理以来,运输成本大幅提升,司机不愿上路,客商不愿采购,造成广西农产品运销困难、价格急跌。广西各级农业部门对此十分着急。
自治区农业厅张明沛厅长告诉记者,农民的事是最大的事,面对广西农产品销售难的局面,本是以技术服务为主要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也着急为农民寻找销售渠道。自治区农业厅还组织了工作组进村入户,千方百计帮助农民最大限度地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对暂时不能销售出去的农产品,尽量组织做好深加工工作,想方设法减少农民损失。
由于广西80%以上的鲜活农产品都是通过公路运输的,而且农产品价格本来就不高,运销成本若再涨出一块,农民增收就更难。自治区农业厅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通过多方调研,结合实际向自治区提出建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议。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主席陆兵对此很重视,在深入乡村向农户了解情况,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后,果断作出决定:在做好道路安全工作的同时,从7月1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开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以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促进农产品外销、农民增收。
自治区人民政府于6月29日发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通知》,规定:凡整车运输广西境内生产的时鲜瓜果、新鲜蔬菜,活的家禽、家畜、水产品、生鲜蛋和鲜奶五类鲜活农产品的营运货车,通过广西范围内的所有公路、渡口,收费站一律免收过路、过桥、过渡和过隧道费,对超限超载的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运输途中暂不罚款、不卸载(分装)货物、不扣车辆,由执法人员对其驾驶员进行告诫。
广西就此成为继四川省之后全国第二个全面开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省区。
"绿色通道"化解物贱伤农
据了解,目前,运输农产品与运输工业品均按同样的吨位标准征收通行费,"拉一车西瓜与拉一车电冰箱根本无法相比",由于运销农产品的利润很薄,导致农产品长途运输一直存在着不超载无利润的现象,不超载就赚不到钱,甚至亏本。自5月以来,广西大宗鲜活农产品运输价格涨幅达到30%-100%,客商为保障自身的利益,普遍将运输费用转嫁给农民,压低收购价格,致使农产品销售价格一路下跌。特别是6月以后,广西荔枝收购价格逐日下跌,从最初的每公斤3-5元降至每公斤0.4-0.6元;桂林、柳州、贺州等市的蔬菜也大幅降价和严重滞销。
自治区农业厅市场信息处的麦楚均处长介绍说,农民多年花在路上的钱要占到生产成本的1/3还要多,正因为如此,广西"绿色通道"政策作到了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一是实行路、桥、隧道及渡口费全免,二是对区内区外运输广西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一视同仁。与此同时,农业部门为了方便"绿色通行证"的办理,在全区设立了476个办证点,实行24小时值班,每天投入的人力达717人。
优惠的政策及优质的服务,使一度萧条的农产品运输业重新活跃。广西"绿色通道"开通后,单辆车运费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有的地方略有下降,基本上把公路部门的让利还给了农民。
产销两旺农民增收有希望
大幅度降低的运输成本,充分调动起各方从事农产品流通的积极性。第一次到钦州市收购荔枝的安徽省合肥市郑老板,运销一车荔枝在广西境内可免除路桥费500多元,一个月内调运荔枝达12车。
广西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畅通无阻,引得各方客商纷至沓来。资源县车田乡是反季节西红柿主产区,200多名外地老板的到来使该乡农贸市场预设的130间门面远远不够,最后乡政府招标组增设了34间门面,才基本满足了老板们的需要,西红柿收购价由0.6元/公斤涨到1.6元/公斤,还供不应求。
随着广西农产品销售领域的不断拓宽,带动了农产品产地价格的迅速回升。普通品种荔枝价格从不到0.6元/公斤回升到1.2元/公斤左右,西瓜价格从原来每公斤不足0.2元回升到0.5元以上,辣椒、西红柿、茄子等蔬菜批发价基本翻了一番,得到实惠的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到8月6日止,全区已种下蔬菜、西瓜等经济作物332.6万亩……为今年的农民增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难以抑制心中感激之情的农民,纷纷打电话和写感谢信到农业部门致谢。灵山县三海镇黄善村孵鸡苗的专业户李秀雄动情地对发放"通行证"的工作人员说:"'禽流感'
基本上把我推到破产边缘,是'绿色通道'挽救了我,按这样的销售速度和价格,今年我赚50万元没问题。"
打通一条路活了一盘棋
"绿色通道"的开通,使农产品生产者、经销者、运输者三方获利,群众反映良好。恭城环宇信息服务部经理陆文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服务部6月份只运销了30车农产品,绿色通道开通后,仅7月份就运销农产品110车计650吨,信息服务利润达2.5万元,比开通前的4000元增加了6倍。
绿色通道在帮助农民把农产品销售出去的同时,也使运输车辆大量回流,车流量大幅上升,据全区各地不完全统计,绿色通道开通一个多月来,南宁、柳州、桂林、百色、北海、玉林等6个市运输车辆和运输量比6月份增加80%以上,其中百色市运输车辆增幅达185%,柳州市运输量增幅达120%。
记者从自治区公路管理局征费管理处了解到,从7月1日至7月31日,全区共有21.78万辆次运送五类鲜活农副产品的货车通过"绿色通道",共免征通行费562.18万元。该处负责人分析,"绿色通道"开通后,虽然免征了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的费用,但由于免征的费用只是单程的,随着运输(车流)量的扩大,对通行费的整体征收影响不是很大。
作为西部省区,广西自治区政府让利于民的魄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各界的高度评价,认为广西开通"绿色通道"的意义远远大于其自身,树立起广西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目前,广西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各种细则,以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使政府让利于民的政策更好地起到助农增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