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网络成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民的“致富宝典”

日期: 2004-09-07 09:27 作者: 来源:黑龙江省农委 【字体: 打印本页

  “海林镇新海村等村镇1500多亩西红柿待售……”伴随着“劈里啪啦”敲击电脑键盘的声音,一条条信息在荧幕上欢快跳跃,由数码相机拍摄的西红柿照片色泽鲜艳。这一则则为农副产品免费制作的“网上广告”,不是出自农口单位,而是在海林团市委办公室内。

  据介绍,从2002年起,海林市团市委先后为所属9个乡镇团委购置电脑、打字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组建支农信息服务网络。现在,支农信息网络已遍布128个村,海林市青年农民已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开展支农信息服务的“网络超市”,预计今年通过“上网促销”,可以帮助当地农民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左右。

  相比之下,全省农村劳动力输出的样板县--林口县劳动部门利用互联网络推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外埠就业的成就更为显著。据介绍,依托遍布所属12个乡镇政府的电脑网络和设立在200个村内的广播站、宣传栏、公告栏等设施,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国内众多城市的用工信息,在24小时之内就能传遍林口县所有的村镇、街道。截至目前,该县城乡外出就业人数累计突破5万人。

  市农委负责人说,今年年初至今,有关部门借助农业信息网、村村通无线信息接收机等形式,累计为所属县(市)区755个村镇村民发送信息5.82万条,覆盖率达到90%,接到农民咨询电话1600人次,网络已成为农民最好的“致富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