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望奎县突出五化 全力打造促农增收三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黑龙江望奎县注重扶持和发展具有本县特色的强县支柱产业,采取多种措施把生猪、绿特色经济、劳务经济三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使优势更优,特色更特,现在已成为本县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绿特色经济布局区域化。近年来,该县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优化品种结构,在绿特色经济上做文章,2003年,全县绿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6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8%,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1298元,其中绿特色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60%以上。全县初步形成了优势比较明显的产业带。即东北部双高大豆产业带;东南部白芸豆产业带;中部的特色作物产业带(万寿菊);南部的优质玉米产业带;西部的水稻、瓜菜产业带。马铃薯、瓜菜制种、万寿菊、月见草、黄烟、圆葱、白芸豆、笤帚苗子、两麻等特色生产规模逐步扩大。
特色产品创建品牌化。全县万寿菊、马铃薯、瓜菜、芸豆、生猪、大鹅等特色农产品已经形成了基地化生产格局,黄麻子土豆、景丰良种、天鲜猪肉已经成为省内外知名品牌,全县在原有玉米、大豆、饲料、猪肉四个绿色标识的基础上,新增芸豆、马铃薯、水稻、大鹅、系列蔬菜等绿色标识9个,目前,绿色无公害标识已达16个,绿色食品生产初步形成了四区六带产业化发展格局。
农副产品产销一体化。望奎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0余家,形成系列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更趋紧密。龙头企业通过建立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加工和品牌销售,延伸了产业链条,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望奎县的黄麻子土豆、万寿菊、白芸豆、瓜菜、亚大麻等农产品正通过东郊黄麻子土豆经销公司、东郊天然色素公司、东升农副产品经销公司、景丰公司和裕丰亚麻纺织公司等龙头企业的牵动,销售顺畅,有的已经打入国际市场,黄麻子土豆销售国内10个省,40余个市县,景丰良种遍布东北三省,白芸豆、大麻等产品远销东欧、韩国、日本等市场。随着北大荒集团宝泉岭肉业(望奎)有限公司在望奎建厂达产,将成为望奎县乃至全省生猪产业的龙头企业,引导生猪基地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使该县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形势更加喜人。
生猪产业发展规模化。望奎县是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生猪产业在该县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广大农户养殖经验丰富,饲养水平较高,生猪产业已成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年饲养量都在百万头以上。今年,该县抓住宝泉岭农垦分局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落户我县的难得机遇,动员全县广大干部带头养猪,着力发展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大力推广品种改良、标准化饲养、疫病防治技术。完善了良种供应、饲料开发、疾病防治等服务体系,扶持养猪专业户扩大规模。我县生猪产业呈逐年增加的发展态势。2003年生猪饲养量达130万头,出栏生猪80万头以上,养猪农户人均增收572元。
劳务经济推进组织化。今年,望奎县将劳务经济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县委“4125工程”,深入开展“劳务输出宣传月活动”,县委书记盛威担任县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多次到苏州、张家港、大连等地考察劳动力市场,在北京、山东等省市建起了劳务输出基地,加快大连、营口等外埠输出基地建设,在大连设立了办事处,与营口一心箱包厂等10多家企业达成了劳动力长期供求协议。望奎县还成立了劳务输出经济管理办公室,全面加强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岗前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各乡镇进一步加大了组织推进力度,形成了“亲朋好友帮助出一批,能人带出一批,政府组织送出一批,中介组织介绍出一批,农民自己闯出一批”的良好态势。今年一季度,全县已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