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江苏泰兴一新技术让果农年增收千万

日期: 2004-03-22 14:11 作者: 来源:江苏省农林厅 【字体: 打印本页

    银杏结果分大小年,果品和产量之间的差异一直让果农很遗憾,大年产量高但果粒个儿小,而次年即小年果粒个头大却产量低。现在由泰兴市林业局组织的科研项目——缩小银杏结果大小年调控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 

    泰兴市是著名的银杏之乡,有大小挂果银杏树100多万株,年产白果150万公斤左右。收购白果时都是按照果粒的大小来确定价格,如果能在大年使果粒增大、小年提高产量,那么果农的收入就会大幅提高。1997年,泰兴市林业局组成科研小组,专攻这一难题。 

    研究人员发现,泰兴有银杏栽培史以来,银杏挂果大小年一直是交替重复,从未间断过。大年银杏树开花能力强,第二年开的花就少得多。于是,他们大年采取疏花疏果、合理负载,达到“满树花、半树果”;小年适时适量人工授粉,使之充分挂果形成“半树花、满树果”,缩小差距。同时,他们还发现养分不足也是造成大小年差异的主要原因。银杏挂果后消耗养分较多需要休养生息,以往,果农每年只施一次肥,肥力严重不足。现在每年三月份的长叶肥、五六月份的花芽分化肥、十月份的养体肥,使树体营养水平大大提高。另外,还加强了病虫害防治等调控手段。这一系列的技术改良,边实验边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91年到1995年的变异系数在35%以上,1996年降到15%,产量每年以70万公斤的速度递增,现在产量由1997年的115万公斤猛增至288.3万公斤。同时,果品也得到提高,等内果由过去的85%增至90%,其中二级果比例达80%。 

    3月6日,省科技厅、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省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这一项科技成果充分肯定,将在全省银杏主产区推广此项科技成果。目前,该市100多万株银杏全部采用了该技术,果农每年就可增加收入1千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