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县制定2004年农民增收发展规划
为全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调整结构,千方百计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安定,农民生活幸福的奋斗目标。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县农村和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调优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不断增收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一)种植业 1、与华泰集团合作,落实优质食用葵花面积60万亩,亩产实现175公斤,总产葵花籽1.1亿公斤,产值2.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000元。 2、落实大豆振兴计划面积30万亩,为农民向上争取种子补贴款250万元。并和双河松嫩大豆生物制品公司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其中高油大豆20万亩,高蛋白大豆10万亩,亩产175公斤,总产5000万公斤,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00元。 3、依托富华集团,落实玉米70万亩,亩产400公斤,总产2.8亿公斤,商品量实现1亿公斤,可实现增收9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70万元。 4、落实白瓜种植面积10万亩,亩产白瓜籽65公斤,总产650万公斤,产值4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0元。 5、落实杂粮杂豆10万亩,亩产100公斤,总产1000万公斤,产值2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0元。 6、依托查哈阳天成制糖公司,落实甜菜面积7万亩,亩产2000公斤,总产1.4亿公斤,产值3900万元。人均收入160元。 (二)畜牧业 1、优质商品猪出栏60万头,产值3.6亿元,纯收入6000元。农民人均收入250元。 2、抓好全县44个奶牛专业村建设,新购进奶牛8000头,辖区内奶牛存栏实现3.6万头,年产鲜奶5.1万吨,产值6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80元。 3、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4万头,出栏1.5万头,产值4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0元。 4、山绵羊饲养量达到55万只,出栏15万只,羊毛产量1300吨,总产值7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00元。 5、肉鸡饲养量达到100万只,出栏70万只,产值1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0元。 (三)劳动力转移工作 2004年全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人,总收入4500万元,外出务工人员人均收入2250元。 三、保证措施 (一)突出重点,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按照县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优先发展壮大葵花和生猪两大优势产业。依托富华集团、双河松嫩公司、查哈阳天成制糖公司、鑫鹏牧业、军星乳业等龙头企业,着力抓好玉米、大豆、甜菜、生猪、奶牛等基地建设。我县是中国向日葵之乡和国家级绿色食品葵花生产基地。在葵花产业上,要做到稳定面积,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坚持把葵花作为我县种植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加工企业,推动葵花产业快速发展。在生猪产业上,紧紧依靠鑫鹏牧业公司,扩大养殖基地规模,推进规模化养猪专业村建设进程,完善“五统一”养猪模式。在玉米、大豆等基地建设上,要依靠富华集团和松嫩大豆公司为龙头企业,扩大玉米大豆基地规模,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在奶牛养殖上,要依靠军星乳业为龙头企业,不断完善公司加农户的利益连接模式,逐步实现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格局。靠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优势产业作大,把特色产业作强。 (二)加大服务力度,提高农民生产效益。各涉农部门要通力配合、协调动作,按照种植和养殖结构调整计划,积极作好资金和物资的筹备和下摆工作,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农业技术部门要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做好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工作,把高效适用新技术迅速普及推广,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及种植业、养殖业水平,实现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目标。农业行政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细化服务内容,切实为广大农民解决好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不断加大农业生产工作力度的同时,要着力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协调好企业和农民的用工关系,要无偿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和法律援助。积极寻求和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同时作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和法律知识水平,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落实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上,信贷部门要优先安排贷款,重点支持,确保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在农业生产的物资投入上,要优先保证从事重点产业的农民生产需要。对参与精品葵花种植的农户给予优先贷款,在种子供应上,每市斤种子补贴1.5元,并免费为农户提供葵花螟虫防治经费,对外来养蜂户实行免征农业特产税。在畜牧业生产上,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发展畜牧业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大力发展畜牧业。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会议等宣传载体,加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在葵花和生猪等优势产业上,要不断加强与华泰集团、娃哈哈集团、金锣集团等国内大型龙头企业进一步合作,力争早日招商引资建立加工企业,推动优势产业不断升级。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对县内各大龙头企业实行扶持,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搞横向联合,向外挂靠知名大企业,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只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不断推动农畜产品基地的建设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从而带动农户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不断增收的目标。 (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农民增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要使农村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推进农民小康社会进程,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工作做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点。层层建立农民增收工作领导组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各级领导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制定目标,兑现奖惩。把农民增收工作纳入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四、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成立农民增收领导小组: 组 长:李洪国(县委副书记) 副组长:崔生林(政府副县长) 成 员:林 洲(农委主任) 梁宪臣(财政局局长) 赵庆国(水务局局长) 陈兴泉(畜牧水产局局长) 张彦忠(信用联社主任) 陈玉成(农机总站站长) 李恩普(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郑文龙(种子公司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委,办公室主任由林洲兼任,具体负责工作协调、情况综合和信息反馈等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