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莆田市“农”字号企业为农民增收1.5亿元

日期: 2003-12-17 16:19 作者: 来源:福建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连日来,莆田市闽中蔬菜食品工业总厂每天都有20多个集装箱的冷冻脱水蔬菜、枇杷脯和蔬菜脯等保鲜净菜系列产品,通过厦门港出口东南亚及欧美等地。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闽中蔬菜现建有蔬菜和竹笋基地28个,种植面积2.06万亩,1—10月份创产值9421.6万元,带动4019农户生产,农民从中收入近8000万元。近年,我市已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上百家,其中产值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就有42家,年总产值达75亿元,带动基地5万多亩,帮助4万多户农民年增收入1.5亿多元。


  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我市多方帮扶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推广“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帮助千家万户共奔致富路。荔城区通过重点培育闽中蔬菜、新美净菜、华港米业、鑫峰食品加工、泉发种禽开发公司等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进一步调优农业结构。全区现已初步形成以蔬菜、水果、畜牧、水产为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作为市级龙头企业的华港米业,建有粮食生产基地8万亩,今年头10个月加工量超过5万吨;泉发种禽开发公司带动禽苗专业户1450户,年繁禽苗2160万只,同时带动了34家饲料厂、23家竹筐加工厂等行业的发展,农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


  为确保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国际接轨,我市不断加大技改力度,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闽中蔬菜每年投入上百万元进行科研开发,在蔬菜、食用菌气调保鲜技术、产品低温冷链加工技术、蔬菜低温腌制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为强化对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监控,企业不惜花巨资从美国引进最新型的安捷伦HP6890N气相色谱仪,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符合国际标准。自2000年正式投产以来,闽中蔬菜先后成功开发出八大系列近200个品种规格的绿色产品,企业95%的产品远销国外市场。


  伴随科技投入和政策倾斜,莆田的“农”字号企业不断壮大。继闽中蔬菜升格为国家级龙头企业之后,11月中旬,东南香米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龙头项目正式授牌。目前,涵江华林蔬菜公司、仙游金溪茶厂、莆兴畜牧发展基地、鑫峰食品工业公司、鸿达生猪基地等5家企业已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连日来,莆田市闽中蔬菜食品工业总厂每天都有20多个集装箱的冷冻脱水蔬菜、枇杷脯和蔬菜脯等保鲜净菜系列产品,通过厦门港出口东南亚及欧美等地。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闽中蔬菜现建有蔬菜和竹笋基地28个,种植面积2.06万亩,1—10月份创产值9421.6万元,带动4019农户生产,农民从中收入近8000万元。近年,我市已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上百家,其中产值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就有42家,年总产值达75亿元,带动基地5万多亩,帮助4万多户农民年增收入1.5亿多元。


  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我市多方帮扶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推广“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帮助千家万户共奔致富路。荔城区通过重点培育闽中蔬菜、新美净菜、华港米业、鑫峰食品加工、泉发种禽开发公司等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进一步调优农业结构。全区现已初步形成以蔬菜、水果、畜牧、水产为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作为市级龙头企业的华港米业,建有粮食生产基地8万亩,今年头10个月加工量超过5万吨;泉发种禽开发公司带动禽苗专业户1450户,年繁禽苗2160万只,同时带动了34家饲料厂、23家竹筐加工厂等行业的发展,农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


  为确保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国际接轨,我市不断加大技改力度,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闽中蔬菜每年投入上百万元进行科研开发,在蔬菜、食用菌气调保鲜技术、产品低温冷链加工技术、蔬菜低温腌制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为强化对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监控,企业不惜花巨资从美国引进最新型的安捷伦HP6890N气相色谱仪,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符合国际标准。自2000年正式投产以来,闽中蔬菜先后成功开发出八大系列近200个品种规格的绿色产品,企业95%的产品远销国外市场。


  伴随科技投入和政策倾斜,莆田的“农”字号企业不断壮大。继闽中蔬菜升格为国家级龙头企业之后,11月中旬,东南香米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龙头项目正式授牌。目前,涵江华林蔬菜公司、仙游金溪茶厂、莆兴畜牧发展基地、鑫峰食品工业公司、鸿达生猪基地等5家企业已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