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鄂尔多斯大黄种植成为东胜农民增收新亮点

日期: 2003-11-14 16:31 作者: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 【字体: 打印本页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黄种植逐渐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全区现有种植面积1000多亩。 
    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布日嘎斯村表字圪楞社社员袁茂林2001年出售不到一亩三年生大黄根茎,收入8000元。一亩平均年收入2500元以上。在袁茂林的带动下,该社17户农民户户种大黄,保存面积已达200多亩。 
    大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作物,其根茎可入药。由于其根茎在地下需生长3-4年,因此降雨量多的地方容易沤根,不易种植,所以种植范围局限于内蒙古西部、宁夏、陕北、甘肃等地。大黄的种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投入少、效益大。经测算,种植大黄每亩需籽种费用20元,定植、育苗、浇水、人工锄草、刨收共需投入260元,按四年分摊,每年投入65元,效益是投入的38倍,而东胜地区种植玉米、可实现纯收入450元(产量按500公斤计算),种植大黄的效益是种植玉米的5倍。大黄抗灾能力强。大黄根系发达,不怕风沙和冰雹的袭击,又比一般农作物耐旱,东胜区连续四年大旱,大黄的产量、品质基本没有影响。大黄可与林地间作,是退耕还林的补充品种。大黄选地不严,沙地、弃耕地、房前屋后均可种植。大黄任何牲畜都不采食,管理方便。由于种植年限长,不是大起大落的药材品种,市场相对稳定。 
    东胜区农技推广中心,总结了布日嘎斯村农民种植大黄的经验,并从河北省安国市调回优质大黄种子200多公斤,现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