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南阳市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日期: 2003-12-01 15:30 作者: 来源:河南省农业厅 【字体: 打印本页

时下在河南省唐河县,农民一改往年千方百计调减种粮面积的老思想,不惜重金抢购优质小麦良种,竞包节余土地,短短一周内把130万亩优质麦全部抢种完毕。 在连续数年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唐河农民的种粮激情何以如此高涨?该县是中国农科院首家农业科技示范县、全国粮油百强县和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他们依托科研院所大力发展节水型抗灾农业,增加大宗粮食作物种植的科技含量,发展起了优质麦、五彩稻、脱毒红薯、VC绿豆、“双低”杂交油菜等具有相当科技含量和地方特色的粮油作物,总面积达150万亩,占整个粮食作物的60%,该县农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五年前的1700多元攀升至现在的2140元。今年,持续上扬的粮油价格更让尝到甜头的唐河农民喜上加喜,再次助长了他们的种粮热情。 为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该县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并按政策使亩均税金降至64.6元,减负率达40.5%。同时,县里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加大乱批、乱占、滥用耕地行为的惩处力度,鼓励一部分农民进城入镇务工经商,扶持一部分农民集约土地规模经营,有效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该县通过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旱涝保收田面积大幅提升,让粮农种上了放心田。该县又进一步强化粮食流通加工企业的龙头拉动功能,以“公司+农户”的定单销售为主要经营模式,使全县的优质粮全部实现了“零库存”销售,今年的优质麦刚种上,县粮食局就与湖北金旭公司签订了5500万元的优质麦购销合同,从而使全县的优质麦定单销售率达92%,该县的种粮面积也由此迅速增至200万亩。 今年,方城县的农业生产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传统老牌农产品产量大减的情况下,被方城农民誉为“四大名旦”的“马山”牌烟叶、“方娇”牌小辣椒、“博望坡”牌蔬菜和“裕丹神”牌丹参四类农产品却脱颖而出,成了全县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角。 政府的农业反哺政策为该县烟叶这一黄金支柱的确立带来了无穷生机。连续多年来,该县在政府设立50万元烟叶生产专用基金的同时,烟草公司和各植烟乡镇每年都筹资500余万元用于扶持烟农购置烟用物资和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政府投资,农民种地。在优惠政策的驱动下,全县烟叶生产规模连年攀升。今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达8万亩,全县培植万亩以上专业乡两个、专业村15个、示范园区3个,烟叶生产已经成为该县6万户农民的黄金产业。连续四年来,方城县烟叶生产的各项指标均居全市之首。今春,方城县被上海烟草集团确定为中华牌香烟原料供应基地。随之,全国40余个知名烟草企业也慕名而来。 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为该县小辣椒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在此产业确定发展之初,该县就先行建设了宛北最大的辣椒市场。今年,全县种植小辣椒25万亩,全县椒农达15万户之多,创产值3亿多元。辣椒产业一举成为该县种植面积最大、涉及农户最多的一大特色产业。 产业化发展为方城县丹参产业的崛起拓展了无限的发展空间。自2000年起,方城县在与上海华宇制药公司牵手共建裕丹参生产基地,在方城迅速掀起丹参热的同时,该县的裕丹参加工企业也同步启动,并广泛开发了裕丹参保健茶、人工丹参浸膏和丹参饮片等系列产品。公司加农户,农户联基地。如今,全县丹参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封山育参15万亩,先后有12个乡镇的农民参与到丹参种植中来。 代表该县蔬菜生产水平的博望镇掀起了蔬菜生产的无公害革命。该镇采取校镇联姻的办法,先后与河南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及时着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严格按无公害技术规格和要求进行生产操作,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标准。2002年,该镇建起博望坡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03年,该镇又申请注册了“博望坡”牌无公害蔬菜。如今,该镇已发展无公害蔬菜3.5万亩,由这里生产的无公害蔬菜畅销三省20多个大中城市,博望镇成了名副其实的宛北最大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