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各地动态

优势海产品养殖助山东渔民增收

日期: 2003-12-17 09:02 作者: 来源:中国渔业报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以来,山东省在渔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把海参、鲍鱼、扇贝、对虾、重点海水鱼类等优势海产品养殖作为一大特色产业来抓,成为沿海渔民增收的重要支柱。据统计,该省优势海产品养殖面积达169万亩,总产量达76.6万吨,产值达1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4%和17%,成为我国重要的优势海产品养殖基地。

    近年来,为寻求渔民增收的最佳途径,山东省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及时引导渔民大力发展以海参、鲍鱼、扇贝等优势海产品为代表的优质高效渔业。优势海产品养殖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海珍品养殖势不可挡。海参、鲍鱼养殖面积不断增加,价格不断飙升,其中海参价格由“非典”前的40多元/斤,上升至目前的50元--60元/斤,鲍鱼价格也升至100元/斤,渔民养殖积极性大增。(二)多品种、无公害养殖成为一大特色。扇贝养殖重点发展了栉孔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等优质品种,养殖面积达30万亩,产量达65万吨,产值达22亿元;对虾“二次创业”取得显著成果,养殖品种主要为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养殖面积达100万亩,产量达4万余吨,产值达21亿元。扇贝、对虾养殖积极推行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标准,加强无公害基地建设,产品质量得以提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三)深海网箱、工厂化养殖成规模化发展。今年加大了深海网箱养殖力度,共发展网箱200余个,重点养殖鲈鱼、黄鱼等品种。对市场销路较好的大菱鲆、牙鲆主要采用工厂化养殖。今年鲈鱼、大菱鲆、牙鲆等重点海水鱼类养殖面积达8万亩,产量达4万吨,产值达16亿元。优势海产品养殖已成为山东沿海渔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马学信

    摘自2003年12月15日《中国渔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