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农业在行动 > 最新动态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甘肃玉门市:智慧棉田“慧”种地

日期:2025-09-12 14:34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甘肃频道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秋日的玉门,棉田如铺展的白银海洋,无人机在田间巡弋,智能传感器在田垄间静默值守、实时采集数据。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棉田里正生动书写着智慧农业的新篇章。

  在玉门市优悦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2000亩棉田里,棉苗长势喜人。企业负责人邢彦田站在田埂上,无需俯身查看,手机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已清晰呈现棉田的“健康状况”。 

  玉门市优悦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邢彦田说:“今年的棉花长势比往年较好,品种选择得比较对。今年的气候也好,预计今年的产量应该达到550kg/每亩。” 

  随着棉花产业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愈发广泛,从自动驾驶播种、无人机巡田、到智能灌溉与病虫害预警系统,一系列新技术赋能棉花生产,催生出集高效、绿色、可持续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在助力棉花量稳质升。 

  玉门市优悦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邢彦田说:“今年这里装的都是新设备,有这个水阀自动化,施肥自动化,比以前更精准了,还有防虫灯、病虫害监测、无人机监测。整个棉田实现了无人机全监控,实时信息传报,全部实现了智慧化。好处就是又省工又省时,人工做不到的地方,科技做到了。” 

  随着“指尖上的农业”的推广,农田装上了“智慧大脑”,农作物生产水平和综合收益得到明显提升。多光谱无人机是智慧棉田的一大亮点。通过安装在高空中的摄像头和传感器,以实时采集棉田的图像和数据,对棉花的生长状况进行智能分析。在玉门市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内,技术人员正操作着系统,调出多光谱无人机拍摄的棉田影像。棉花产业建立起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体系,让棉农不仅能通过手机软件远程监测田间情况,还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优化生产决策。 

  玉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艺师兰挚谦说:“我们的智慧农业物联网云平台集成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农业事情监测、专家问答等十几个功能模块,全方位、多维度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同时,今年我们新引进了多光谱无人机,通过AI技术生成处方图,精准识别病虫草害区域,可减少农药使用20%,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今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的建立正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伴随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持续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方兴未艾,农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技术不断推广,无人机洒药的广泛应用,种采收全程机械化水平连年提升。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玉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国柱说:“下一步,我们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广运用智慧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智慧农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努力实现农业生产从粗放型向精准型的转变,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肖丽 何明洋) 

  签发:董洪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