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农耕文明展播

文明演进之现代农业

日期:2018-08-24 作者:中国农村网 来源:全国农业展览馆 【字体: 打印本页

 

现代农业 

  当你步入四号馆中央大厅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黄铜浮雕墙前面的一座我们曾经熟悉的白色石膏雕塑:毛主席和农民在一起。它代表了农业新时代的来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中主要的就是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变革以及农村经济的改革。以精耕细作为基础的中国现代农业创造了一个奇迹,用仅占世界 10%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首先是1950年我国颁布了《土地改革法》,这里通过场景反映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一世代梦想时的情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仅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生活还不得温饱。土地改革使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生产资料的不足或技术的缺乏,有些农户开始建立起了互助组、初级社,这种互助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然而,不久之后农民自觉互助的合作很快变成了强制性的集体行为,初级社迅速发展成为高级社,1958年中国开始走入人民公社时期,从此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和制约。这里也展出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的一些文物以及复原场景。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毛主席与农民亲切交谈”雕塑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的场景

  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序幕。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一个不起眼的房子里,18户农民相约聚集在这里,当场将鲜红的手印按在了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上。,这个复原场景再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陈列了当时的契约书复印件,这是十八位质朴的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的生死状。1980年9月,中央正式下发75号文件肯定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做法。从此中国走上了农村改革的道路。此后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促进了中国农村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推动了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亿多吨增至现在的5亿吨,实现了四次大跨跃。在此基础上,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从2006年1月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这个延续了2600多年的古老税种寿终正寝。为此,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用一年多的时间,设计铸造一尊青铜“告别田赋鼎”。文中历述田赋的变迁以及农民生活的变化。2009年6月,王三妮将“告别田赋鼎”捐献给了中国农业博物馆,现与王三妮本人的蜡像一起陈列于中国农业博物馆四号馆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建国60年来,我国了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一亿多吨到现在的近五亿吨,造就了四大跨越。科技进步的贡献功不可没,其中作物良种化和农业机械化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这一单元的陈列中,设计人员巧妙地在地图墙,用不同的作物品种排列勾画出了长江和黄河,让人眼前一亮。五十年代以来我国主要作物种的优良品种已更换了5-6次,每次品种更换都使产量增长10%以上。仅水稻单产就实现了“三次飞跃”,这里用实物、图片和多媒体再现了这三次飞跃:上世纪 50-60年代,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矮秆水稻”良种,实现了水稻单产的第一次飞跃;70年代,首先在世界上育成了“三系杂交水稻”,并开始大面积推广,实现了我国水稻单产的第二次飞跃;二十世纪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利用“两系杂交稻”和籼粳亚种杂交所培育出的“超级稻”,使水稻单产接近每亩1吨,实现了水稻科技革命的第三次飞跃。作物单产的提高得益于育种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可以说选择育种、辐射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太空育种、转基因育种、克隆育种等方法无不被用过。

  农业机械化也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四号馆陈列了不同时期我国典型的农机具及模型,有现代犁的展品组合、水稻插秧(抛秧)机的展品组合和收割机的展品组合等,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机具的发展和变迁,是建国60年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的缩影。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小岗村村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的情景复原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告别田赋鼎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三次水稻单产飞跃展区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育种八号卫星回收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