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中国农业60年 > 大事记

1990年:健全和完善通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日期: 2009-09-22 11:17 作者: 来源:三农在线 【字体: 打印本页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199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首位,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3.扎扎实实地组织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要认真贯彻“以增产粮棉油肉为中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密切结合起来;新开发的资源,尽可能实行规模经营;要实行开发承包、管理承包、科技承包等责任制,制定鼓励政策,调动农民和科技人员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区域开发要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坚持高标准”的指导方针。4.千方百计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12月25日至30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召开。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建议》指出,今后10年,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是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通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把集体经营的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在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农民自愿,可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形式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建议》还提出了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应采取的一些重大措施:1.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办成一些大事。今后10年要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防洪、蓄水、引水的大中型项目,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抓紧进行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缓解北方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巩固和完善现有灌溉工程,努力扩大灌溉面积,积极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加强农业区域综合开发,建设一批国家级的重要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分批改造中低产田,有步骤地开垦宜农荒地,改造和建设草原。加强速生丰产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和薪碳林体系的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今后10年要提高农业投资的比重,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的积累制度。2.继续抓好科技、教育兴农。进一步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积极培育优良品种,扩大良种播种面积,推广各种优良的耕作制度、耕作方法和栽培技术;继续推行“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和“燎原计划”。今后10年,农业增产中要力争比80年代有更大部分依靠科技成果的推广作用。3.积极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动员各方面力量,努力增加仓储、运输、加工等设施的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粮食储备制度,并有计划地发展粮食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实行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购销体制价格政策,以调动商品粮主产区和粮农种粮的积极性。4.要积极扶持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从1991年开始,贫困地区在解决大多数群众温饱的基础上,转入以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的扶贫开发阶段,争取到本世纪末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多数户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要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大力保护森林资源。要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逐步稳定现有耕地面积,为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土地保障;严格执行木材采伐限额,严禁乱砍滥伐。5.坚持“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促进乡镇企业继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