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表彰 > “三农”模范人物风采

丁颖同志事迹

日期: 2009-09-27 11:16 作者: 来源: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字体: 打印本页

  丁颖,男,汉族,1888年11月出生,卒于1964年10月,中共党员,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院长,华南农学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有“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之称。

  其突出贡献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论证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中国。1933年发表了《广东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的新种》,论证了我国是栽培稻种的原产地,否定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印度”之说。他认为,中国稻种不仅起源于中国的野生稻,而且是世界稻种传播中心之一。丁颖的上述学术见解,现在已成为愈来愈多的学者的共识。

  第二,提出独创性的栽培稻种分类体系。对于水稻分类方法,丁颖强调必须符合生产实际,有利于育种与栽培的应用。他提出了以我国栽培稻种系统发育过程为基础的五级分类法,对收集到的6 000多份栽培品种进行了分类研究,并把它们保存下来,为以后良种选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我国第一个矮秆良种“广场矮”的育成就是利用了保存下来的农家品种“矮仔粘”的矮秆基因。丁颖的稻种分类研究如种质资源保存是有创见与深远意义的。

  第三,划分我国稻作区域。丁颖从植物地理分布与环境条件相统一的生态学观点出发,以光、温、雨、湿等气候因子为基础,以品种类型为标志,结合土壤因子、病虫等生物因子以及种植制度、耕作方法等人为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把全国划分为六大稻作带,对发展我国水稻生产和组织全国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

  第四,提倡区制选种法,开创野生稻利用研究。丁颖开创了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育种的先河。1933年他从多年生普通野生稻与竹粘天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中山1号”新品种。“中山1号”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曾在华南地区种植了半个世纪。丁颖还用印度野生稻与栽培稻品种杂交育成了“银印20”、“东印1号”、“暹黑7号”等品种。

  丁颖从事稻作科学研究、农业教育事业40余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0多篇,其著作《中国稻作起源与演变》、《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反应特性的研究》、《水稻分蘖、幼穗发育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他组织全国著名水稻科学家55人,主持编写的《中国水稻栽培学》(1961)是一部反映我国当代水稻栽培科学水平的重要著作,也是他生前竭力倡导、身体力行、开展学科大协作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