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表彰 > “三农”模范人物风采

何晓林同志事迹

日期: 2009-09-27 10:51 作者: 来源: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字体: 打印本页

  何晓林,男,汉族,195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场长、党委书记,国家肉牛技术体系大通综合试验站站长,高级农经师。

  何晓林工作33年来,长期在基层第一线从事农牧业生产管理、科技推广工作。特别是在2003年任大通种牛场场长以来,紧紧围绕牦牛育种、供种这个中心,以争创一流国家级种牛场为目标,组建高标准育种核心群,建立了牦牛繁育体系,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并于2004年8月通过了国家级新品种的审定。

  “大通牦牛”结束了牦牛无培育品种的历史,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上牦牛品种的空白。它是以我国独特遗传资源为基础,依靠自己独创技术培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牦牛新品种,确立了我国青藏高原牦牛优良品种的国际地位。新品种“大通牦牛”的推广应用,对充分利用我国现有草地资源,提高牦牛生产性能,进而改善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经济收入、增进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现实意义。2003—2006年,大通种牛场向青海六州一地及甘肃、新疆、四川、西藏等各大牦牛生产区推广大通牦牛种公牛近8 000头,后裔达到40万头。生产推广野牦牛冷冻精液30万份,为全国藏区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何晓林积极争取实施了“大通牦牛良种繁育高技术产业化”、“大通牦牛繁育体系建设及推广”等项目,建成草场围栏50万亩,畜棚60座,高原牦牛繁育中心1座,累计投资3 000万元以上,走上了现代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大通种牛场被农业部确认为第一批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种场。

  何晓林十分关注职工生活,在场里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130余万元新建了职工医院和单身职工宿舍楼;在场区山大沟深的自然条件下,架通了3个育种队68户职工的照明用电线路,修筑公路65公里,投资40余万元改善职工住房条件;职工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险参保率100%。

  何晓林曾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