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竞雄同志事迹
李竞雄,男,汉族,1913年10月出生,卒于1997年6月,中共党员。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1948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主任、教授,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作物学会第三届理事长,国家攀登计划“粮棉油雄性不育杂交种优势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竞雄是著名玉米遗传育种学家,长期从事细胞遗传学和玉米育种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的研究就开始进入细胞遗传学领域,先后在秋水仙素引变植物多倍体、粟类远缘杂交及其进化、小麦染色体联合消失基因、小麦矮生性状的遗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独特性研究。
李竞雄是我国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开拓者,被国内外同行誉为“中国杂交玉米之父”。20世纪50年代,李竞雄成功培育我国首批玉米双杂交种“农大4号”、“农大7号”等。利用杂种优势原理育成多抗性丰产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自1977年以来,在全国推广面积达5亿多亩,增产玉米250亿公斤,农民增收约150亿元,该品种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上大规模应用。
李竞雄还带领科研团队育成一批优质蛋白玉米新组合以及玉米杂交种“甜玉4号”等,开拓了我国玉米品质育种、群体改良和基因雄性不育研究领域。
李竞雄倡导在中国开展玉米群体改良研究。在他的主持下,玉米良种素材改良创新研究列入国家攻关计划。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他还研究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转育和利用,使基因雄性不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持国家“六五”至“八五”时期玉米育种科技攻关,对发展我国玉米育种事业和玉米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竞雄主编出版了《作物栽培学》、《植物细胞遗传学》、《玉米育种研究进展》等著作,他曾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重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