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表彰 > “三农”模范人物风采

李庆逵同志事迹

日期: 2009-09-27 10:28 作者: 来源: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字体: 打印本页

  李庆逵,男,汉族,1912年2月出生,卒于2001年2月,九三学社社员。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第二至五届理事长、第四届国际土壤学会副主席、国际磷酸盐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肥学会副理事长。

  李庆逵是我国现代土壤学和农业化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为我国土壤科学和化学肥料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先后主编了《土壤分析法》、《中国水稻土》、《中国红壤》等多部专著,发表中外文论文百余篇,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及1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从事的植物营养和施肥,红壤基本性质、发生分类及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为我国现代土壤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庆逵率先全面地研究并系统阐述了土壤中磷和钾元素的含量、分布、状态和转化规律及这些元素的施肥效应,为发展我国肥料工业,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为我国农业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磷矿资源,李庆逵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获得了关于磷矿粉施用的有价值的成果,推动了磷矿粉的农业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世纪50年代初,他带领青年科技人员通过对橡胶树生长气候、土壤条件和有效施肥的研究,成功地将栽培界线推广到北纬18〜24度,为世界上热带北缘种植橡胶树提供了样板。20世纪70年代初,他经过大量的田间实验,提出了碳铵粒肥的深施技术,提高氮素利用率达1/3以上,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李庆逵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于1937年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土壤分析法》,2次修订,多次再版,成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对推动我国现代土壤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庆逵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土壤学报》、《土壤》和《农业现代化研究》等全国性学术刊物的编委及国际学术刊物“Fertilizer Research”的编委。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3项,国家科学进步三等奖。第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