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表彰 > “三农”模范人物风采

俞大绂同志事迹

日期: 2009-09-25 16:31 作者: 来源: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字体: 打印本页

  俞大绂,男,汉族,1901年2月出生,卒于1993年5月,字叔佳,植物病理学家、微生物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植物病理学学科和农业微生物学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

  俞大绂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俞明颐曾在湖南省和东北地区担任总办和镇守;其母曾广珊是清朝重臣曾国藩的孙女。他于1924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1928年,远渡重洋赴美国依阿华大学研究生院深造,193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及金钥匙奖,并成为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美国西格玛赛荣誉学会会员和美国菲陶菲学会会员。

  1932年回国后,他历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兼植物病理学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教授、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兼院长等职。1948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1956年被评定为一级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学部委员)。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兼任北京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校长、名誉校长。

  1980年1月,由年近八旬的俞大绂出任“文化大革命”后的北京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可谓是众望所归。他提出了农业大学的办学方向,认为农业大学实际上是农业科学技术大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与工的结合将会越来越紧密。因而,“农”与“工”结合才是方向。

  俞大绂一生致力于植物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的研究,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很多成果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专著10部,译著8部。他是一位博学多闻、见多识广的科学家与教育家,被誉为学术上的“活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