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喜迎十九大 > 媒体聚焦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三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日期: 2017-11-06 15:59 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在总结中外城乡发展经验基础上,着眼于当前城乡关系发展实际和未来新型城乡关系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和战略方向。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实现乡村振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城镇化和大规模人口迁徙,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客观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当下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障碍。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希望有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安全的食品。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希望有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生态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

  最近十几年来,中央对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城乡发展一体化分别作出重大部署,初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发展框架。但是城乡发展的融合水平不高、城乡二元分割的结构仍是当前社会突出的结构特征。因此,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走融合发展之路是当务之急。只有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展,才能承担起新形势下满足人们需要的城市和乡村功能,推动城市和乡村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城乡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城乡融合发展是对城乡优势资源的统筹利用,以及对城乡各自偏颇和缺点的规避。城乡融合的发展过程是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大发展、大流动,涉及到各类主体、各项制度,关系到方方面面、千家万户,没有高效率的配置方式,就难以实现融合发展的目的。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作好“人”“钱”“物”等多篇文章,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统筹解决好城乡发展各自面临的重点任务。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更好发挥政府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与城市相比,农村是短板。如果放任城市乡村自由发展,城镇化的虹吸效应会让乡村一步步走向衰落。破败衰落的乡村既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也不利于整体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更好发挥政府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要素资源更多向农村配置,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农村各项事业建设力度,提升农村的“内在气质”和“外在颜值”,强健农村发展的“骨骼”和“血肉”,形成工农互惠、城乡融合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乡村振兴才会有持久的动力基础,城市发展也会藉此开拓空间、增强活力。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靠改革破解制约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必须看到,当前仍有很多制度弊端阻碍城乡要素高效率配置。要进一步深化各项制度改革,尤其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民市民化以及补齐农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短板等方面推出“创新版”“加强版”的改革措施。要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概念,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要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大局,加大改革力度,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确立的宏伟目标之一。因此,着眼未来城乡居民最大福祉,必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新时代城乡社会和谐、稳定、健康、持续而有活力地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