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喜迎十九大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场机制添活力优质优价成导向

日期: 2017-10-16 10:28 作者: 赵宇恒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产品逐渐由“种得好”“养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和全国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感受到了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实惠。

  近年来,农业系统不断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加快农产品和各类要素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市场调控机制,为建设生产者自主经营、消费者自由选择、商品和要素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畅通渠道,让农产品走得出大山。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灵魂。为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我国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优化产销对接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田头市场、定点批发市场和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等为主体的多级市场体系,构建了以蔬菜水产等鲜活农产品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流通网络,农产品流通方式和交易模式逐步实现多元化,在优化生产结构、畅通市场渠道、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场说话,价格机制改革激活市场。多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从严重短缺到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农民收入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市场机制功不可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地板”和“天花板”的双重制约,我国现有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亟待调整。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在稳定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基础上,开展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启动了棉花、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2017年将大豆目标价格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有效激活了市场、激活了主体。

  ——信息搭桥,供给侧与需求端握手。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当前,信息技术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各领域渗透融合,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成为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五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瞄准农村补短板,向农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蔓延。随着互联网技术向农业农村的深入渗透,智慧农业、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的兴起,借力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创新与探索也在不断积累丰富。

  ——品牌引领,优质农产品实现优价。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是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引领,是提高市场号召力的重要抓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化发展,把加强品牌建设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参与全球农业竞争的重要战略举措。从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到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从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到“品牌大道”……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加快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将其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区域经济、扶贫富农的有力抓手,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农产品推介会等,力促农产品流通和营销,提升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大批特色鲜明、质量过硬、信誉可靠的农业品牌脱颖而出,成为加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引擎。

  过去五年,我国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发展取得了巨大飞跃;下一个五年,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品牌建设等各项工程的持续推进,必将为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注入更多活力。

信息化深入推进

  信息进村入户

  2014年以来,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农业部在系统总结多年来12316农业信息服务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服务相结合,先后组织26个省(区、市)、116个县(市、区)开展了信息进村入户试点,进一步拓宽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内涵,探索了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长效机制。

  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今年起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并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河南、重庆、四川和贵州10省市开展整省推进示范,通过益农信息社和村级信息员这个“端”,建成覆盖全国60万个行政村的大“网”。

  农业物联网

  我国农业物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熟化了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了一批实用系统、探索出了一批应用模式、制定了一批标准规范,并在大田种植、设施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智能农业项目和农业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深入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了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软硬件产品、技术和模式,有力推进了农业节本增效和生产智能化管理。

  手机培训

  自2015年底以来,农业部在全国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2017年春耕节点上,农业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培训周期间有410.3万人观看网络直播、登录平台学习和参与网上活动。

  农业部计划用3年时间把培训覆盖到所有有需求的农民,并坚持在每年春分日启动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将其办出特色,打造成品牌,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让农民群众搭上互联网快车,以信息化引领支撑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从农民的指尖开启农业农村信息化新征程。

  农业电子商务

  在开展农业电子商务试点工作调研基础上,农业部组织在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江苏、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宁夏共10省市开展鲜活农产品直配和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电商试点工作。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跨区域电商平台与本地电商平台共同发展、东中西部竞相迸发、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双向互动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农业农村大数据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做出了专门部署。农业部启动编制农业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和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开展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生猪全产业链监测试点,在全国13个省的生态农业基地开展了物联网在线监测。

  依托农业大数据的发展,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工作也在提档升级。2017年初起,每日发布“农产品批发市场200指数”,每周发布重点监测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每月发布水稻、小麦等19个品种的供需形势分析月报,每季度召开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会,每年召开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形成兼顾短中长期、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机制。

  “互联网+”现代农业

  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2015年,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

  机精准作业示范工程、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示范工程、农业信息经济示范区等6大工程。

市场化蹄疾步稳

  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

  自2011年10月首个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开始建设以来,农业部已启动了洛川苹果、牡丹江木耳、舟山水产、赣南脐橙、重庆生猪、斗南花卉、眉县猕猴桃、荆州水产、定西马铃薯等13个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一些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创新交易方式,发布价格指数,起到了稳定市场价格,锁定、降低或规避市场风险的作用,在带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产品价值、提升产业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田头市场

  田头市场对提高农户营销能力,实现农产品“存得住、运得出、卖得掉”,发展农产品直销和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016年,农业部在辽宁朝阳和绥中、四川阿坝州和广元市、山东沂南和成武、云南武定和弥渡8个地区开展田头市场示范建设,改善基础设施,规范建设标准,推动分等分级和商品化处理,重点支持信息采集发布、电子化交易等公益性设施建设,提高了田头市场流通效率,减少流通损耗。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在稳定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基础上,开展玉米收储“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启动了棉花、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2017年将大豆目标价格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有效激活了市场、激活了主体。

品牌化百花齐放

  农业品牌推进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建设,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品牌发展的政策环境,铺就农业品牌的前进路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对推进品牌建设做出明确部署,提出具体要求。国务院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要求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新时期推动农业品牌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发布了《农业部关于2017年农业品牌推进年工作的通知》,将“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统筹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并于今年4月召开全国农业品牌大会。

  品牌推介

  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农产品推介会等,力促农产品流通和营销,提升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近两年农业部连续推选出了200个合作社的200个农产品品牌,举办了大米、苹果、水产品等一系列品牌活动。2016年,依托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评选出301个农产品金奖、100个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了省部长品牌农产品推介专场,20位省部长提篮叫卖。

  今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围绕农业品牌建设进行总体布局,专设“品牌大道”,集中展示农业品牌建设成果;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品牌农业发展高峰论坛,大米、香料、油料、水产品、农垦、农产品地理标志等10余个品牌论坛或大会;发布了“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在开幕前邀请26位各界知名人士为家乡农产品倾情代言。


农业市场这五年

  ●信息进村入户试点覆盖26个省(区、市)、116个县(市、区)。

  ●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并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河南、重庆、四川和贵州10省市开展整省推进示范。

  ●截至6月底,全国共建成运营6.9万个益农信息社,累计培训村级信息员38.5万人次,提供公益服务1115万人次,开展便民服务1.8亿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28亿元。

  ●2011年以来,已启动了洛川苹果、牡丹江木耳、舟山水产、赣南脐橙、重庆生猪、斗南花卉、眉县猕猴桃、荆州水产、定西马铃薯等13个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

  ●2016年,在辽宁朝阳和绥中、四川阿坝州和广元市、山东沂南和成武、云南武定和弥渡8个地区开展田头市场示范建设。

  ●近两年农业部连续推选出了200个合作社的200个农产品品牌。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评选出301个农产品金奖、100个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了省部长品牌农产品推介专场,20位省部长提篮叫卖。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发布了“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在开幕前邀请26位各界知名人士为家乡农产品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