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进村入户工作进展动态发布系统 > 工作简报

第21期——信息进村入户试点亟待四个方面突破

日期: 2015-01-13 17:55 作者: 来源: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字体: 打印本页

  10月15-16日,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张合成司长带队,赴江苏省调研指导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调研组听取了江苏省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实地查看了淮安市金湖县和盐城市亭湖区两个试点县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和运营情况。总的看,江苏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主动扩大试点范围,扎实推进村级信息服务站筛选和建设工作,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与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相比,各试点省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江苏已建成一批可复制的具备“六有”标准的示范社

  按照我部总体部署要求,江苏省上下协同,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以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为抓手和重点,扎实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已经建成一批可复制的具备“六有”标准的示范社。

  一是主动扩大范围。按照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江苏有条件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望认真抓好试点工作,力争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的批示要求,江苏省农委在先期确定亭湖、金湖、宜兴3个整体推进试点县的基础上,主动将试点县增加到15个。其中,武进、常熟2个县为整体推进县,其余10个县在部分村开展试点。通过扩大试点范围,积极为全面推广树立示范、积累经验、夯实基础。

  二是明确选点条件。江苏省采取主动找、自愿报等多种方式,明确村级站点的入选条件,把好信息服务的第一道关口。重点选择村综合服务中心和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热心为农服务的村农业科技服务站、农资店、农村商超店、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建设标准型、专业型和简易型益农信息社。亭湖区通过“主动找、乡镇报、认真比、严格选”的方式采集拟建益农信息社及信息员名单,围绕3种不同类型信息社的建设标准,将每个村符合基本建设条件的建设主体进行调查统计,针对经营场所所在的位置、面积、软硬件条件、守法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每个村排选出各类益农信息社建设主体2-3个,进而通过实地考察筛选确定建设主体、建设地点及信息员。

  三是细化建设进度。对15个试点县(市、区)开展了村级信息服务站摸底排查工作,截至10月中旬,共计排查站点730个,其中亭湖排查89个、金湖排查87个、宜兴排查135个、武进排查150个,为年前完成村级信息服务站点建设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为及时完成试点工作,各试点县制定实施计划,排出了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计划时间表。亭湖、金湖、宜兴、常熟、江宁、江阴、贾汪、睢宁、阜宁等9个试点县(市、区)计划11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亭湖、金湖、宜兴3个试点县按照“六有”标准分别建成4、3、3个益农信息社示范社,并初步开展了四类服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及培训体验服务)。

  四是建立管理办法。为了规范村级信息服务站服务活动,促进村级服务站健康有序发展,制订了《江苏省村级信息服务站管理办法》,对村级信息服务站的服务内容、建设运营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了《江苏省村级信息员管理办法》,对村级信息员的选聘、工作职责、考核和奖惩进行了明确规定。在建站数量上,要求5个整体推进试点县(市、区)在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一个标准站,同时建设一定数量的简易站和占总数20%以上的专业站;其他10个试点县(市、区)按省农委下达的任务建设村级站。在建站标准上,以“六有”标准和开展“四类”服务为要求。

  二、江苏省各级农业部门靠前指挥,试点工作扎实有序

  在推进试点工作过程中,江苏省采取“省为统筹、县为主体、乡为节点”的工作模式,各级农业部门各司其职,合力推动试点工作,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

  一是宣传发动。试点县积极利用墙体广告、横幅、电视、广播、报刊、网站、12316短信、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信息进村入户的重要性和现实作用。已建成的村级信息服务站,都装饰了醒目的标识,提高了村级信息服务站知名度和利用率。通过宣传广告,营造了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浓厚氛围,提高了村级信息服务站的知名度和利用率,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政企联动。江苏省农委在现有各类项目中,安排专门资金用于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加强与经信、科技、民政、农口等部门联系,整合涉农信息资源;争取江苏电信、南京分点渠道商务有限公司支持。亭湖区整合区气象局、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等资源,提高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水平。金湖县整合金湖电信、南京分点渠道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金湖邮政资源,为进村入户提供有力支持。宜兴市将“信息进村入户”纳入市财政专项,采取“市财政补贴、企业支持、村委补足”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投入。武进区积极整合“一点通”和“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项目资源。常熟市召集经信委、农工办、常熟电信、梦兰神彩公司等单位共同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三是监督互动。完成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预期目标和任务,关键是要抓好工作落实。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过程中,江苏省强化督促检查通报,要求试点县每星期五报送信息进村入户特别是村级信息服务站最新建设情况,每二周通报一次信息进村入户进展情况,同时抄报试点县政府分管领导。利用QQ、微信等实时通讯平台,及时了解各地建设进展,解惑答疑,指导各地开展工作。加强试点县巡查,派员驻点,实地帮助各地开展工作,江苏省农委徐慧中副主任一个月5次赴亭湖进行调研。

  四是风险制动。为保障益农信息社合法、规范运营,在益农信息社建设上,江苏省重点选择“零投诉、零违规、零处罚”的“三零”农资超市、村农业科技服务站、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诚实为人、诚信经营、诚心服务”的“三诚”农村商店、便民超市,信息员必须经由所在行政村委会推荐、县以上农业部门培训后方能上岗。亭湖区对在农资店基础上建设的益农信息社,列入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重点监管对象,加强监督,确保坑农害农的事件不发生。睢宁县对照农业部“六有”标准,从原有的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及2011-2013年省、市、县认定的诚信农资经营单位中排查益农信息社建设主体,择优选择,以保证建设的益农信息社合法经营。

  三、信息进村入户试点亟待四个方面突破

  当前,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进入到深入推进阶段,面临“上主业务、定运营商、订监管法、建数据流”四方面试点新重点,急需江苏和全国其他试点省(市)尽快在这些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尽快落地村级站公共服务核心业务。第一,村级站要尽快落地帮助政府开展农事提醒、科技宣传、行情播报和“五情”(农情、疫情、灾情、行情、社情)采集等业务。第二,村级站要尽快落地帮助农户开展查阅信息、联系专家、营销产品、体验电商等业务。

  二是探索益农信息社的治理结构。第一,各试点省(市)要尽快确定益农信息社的治理主体,保障益农信息社的日常运营。第二,探索政府、运营商、服务商和信息员、村委会、农民六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羊毛出在牛身上”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政府、村委会得民心,运营商、服务商得发展,信息员、农民得实惠。第三,探索部、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机构尤其是农业部门在益农信息社治理中的角色和定位。第四,益农信息社管理系统进行试运行,把“农业公益服务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两类资源配置进来。

  三是研究试点工作风险防控办法。第一,研究益农信息社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的风险因素有哪些,怎么解决,谁来解决。第二,研究益农信息社、信息员、运营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第三,研究益农信息社开展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纠纷的处理办法。第四,研究各级农业部门在益农信息社运营中的监管方向、责任和机制。

  四是构建国家益农网并试运行。第一,探索省、市、县、乡管理平台的管理主体、管理权限和管理内容。第二,完善益农信息社应用平台,加快各种服务落地。第三,加强试点工作推进情况数据统计和展示,包括12316数据流,村级站分类数、信息员数、免费WiFi数、专线电话数、自助查询电脑数,以及公共服务数据、便民服务数据、电商服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