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衡南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情况
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启动后,衡南县迅速行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13个县直相关单位为成员的信息进村入户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各乡镇具体落实村级信息站和信息员的选聘工作,成立了乡镇“信息进村入户”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状。
8月份以来,农业局把驻乡镇联络员组成6支小分队分赴各乡镇,针对前段时间各乡镇上报的村级站点、信息员名录进行实地复核和认定。目前,741个村级信息站和信息员名录已统计整理好。
衡南县农业局投资32万元把局办公楼二楼的大厅改造成现代信息技术体验馆,从专业性强的业务股室和各乡镇农技站共筛选了46名12316专家座席。通过架设信息光纤,应用物联网络技术,与廖田镇绿众枣业合作社、栗江乡贝香菇基地、馨一蔬菜基地、百湘农资等合作建设农产品安全溯源和农资监管系统。
衡南县农业局科技股制定了“信息进村入户”培训计划,结合阳光培训工程,拟定在本县范围内开展5期、1000人次的相关业务技术培训。8月21日,我局已组织各乡镇农技站长、部分村级信息员和局机关热线专家候选人,开展 “农技宝”应用操作的技术培训会。
衡南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信息进村入户“点多面广”,财政投入难。741个村级信息站建设、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提质改造、物联网络建设以及专家与信息员业务培训等都需要政府财政投入,而目前农业信息化日常工作经费尚未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市农业局财政投入有限。二是村级信息站自我造血功能不健全,持续运营难,现阶段生活在农村的多为老弱妇幼,对网络购物和农产品销售既陌生又抵触,使得村级信息站电子商务营业额少,信息站的劳务和赢利所得无法满足村级信息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信息站难以持续经营。三是参与共建的运营商,利益需求多,工作创新少,目前我市与电信、北京农信通、福建世纪之村在合作共建村级信息站,运营公司更注重推销硬件,其软件服务实力令人质疑。四是信息员与农技专家队伍稳定建设难,我市县乡村三级信息员加上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技专家有近千余人,文化程度高低不一,业务素养良莠不齐,目前存在着农技专家工资福利待遇不明确的问题,对于提升信息员和农技专家队伍业务技能和工作积极性不利。五是村级信息站建设观光工程多,助农益农少,由于项目经费有限,我市只能在一些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的城镇周边村建站,在在偏远乡镇的偏远乡村不能发挥信息站服务农民生活生产的作用。
下一步,衡南县将督促各级政府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足额安排信息进村入户的项目建设经费,同时加强队伍建设。建议农业部加快组织电商的软件开发、和物流网络的搭建,同时组织统一的电信资费标准,取消功能费、手机终端的搭车销售,为地方农业部门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减轻部分负担。
相关新闻
- 全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经验交流会在南京举行 2018-11-20
- 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架构图 2017-11-03
- 陈晓华副部长在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5-12-24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5-12-24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名单的通知 20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