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进村入户工作进展动态发布系统 > 工作动态

江苏省2014年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总结

日期: 2014-12-22 09:38 作者: 来源: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字体: 打印本页

  信息进村入户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确定和中央领导高度关切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省领导十分关注,我委高度重视。今年5月底农业部在福建南安召开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现场部署会后,我省积极行动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

  一、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

  今年5月份以来,我省根据农业部总体部署要求,上下协同,结合江苏实际,积极探索,着力抓好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扎实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根据农业部要求,我委就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向省政府领导作了专门汇报,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作了“江苏有条件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望认真抓好试点工作,力争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的批示。我委认真落实省政府领导指示,主要领导主动关心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亲自协调,在先期确定亭湖、金湖、宜兴3个整体推进试点县的基础上,增加了武进、常熟2个整体推进县和10个在部分村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的县,为面上推广树立示范、积累经验、打牢基础。二是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我委及各试点县先后成立了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其中亭湖、金湖、滨海、睢宁、贾汪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委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班子,调配人员,完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和完成期限,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三是将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列入当前主要工作任务。亭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在区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专门就此项工作作出布置和要求,列入区委常委扩大会重点督办的工作任务之一。铜山区在乡镇农业现代化考核指标拿出10分对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进行考核,泰兴市农委专门将该任务作为党政联席会的内容之一,武进区农业局将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列入当前重点工作任务,调配经费,逐镇下达,层层落实,确保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四是驻点指导示范站建设。根据农业部兰州会议提出各试点县要在“8月底前建成3个标准站”的具体要求,我委派出具体工作人员分赴亭湖、金湖、宜兴开展联合调研、实地考察、驻点指导等,并围绕“六有”标准与承建单位、运营商、服务商进行研究落实,紧扣“四类”服务对信息员进行“一对一培训”。尤其是亭湖区8月底前建成了4个益农信息社示范点,承担了我省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推进会和全国信息进村入户专题信息员培训班,并组织现场观摩,获得了好评。五是强化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层层推动。我委先后召开了三次试点县信息进村入户工作部署交流会,委领导及相关人员多次赴试点县调研督促。9月16日,又在亭湖专门组织召开了由9个相关省辖市、15个试点县(市、区)农业部门分管领导和职能处(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全省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现场会,观摩交流、深入部署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工作,推动我省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到目前,我省试点县都已经开展了示范点建设工作,并已有亭湖、金湖、泰兴、武进、江阴、常熟、滨海等7个试点县召开了推进工作会或现场观摩会。六是整合多方资源。我委安排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村级信息服务站的12316标准化改造,安排部分经费用于村级信息员开展电子商务及培训。争取江苏电信、南京分点渠道商务有限公司支持,加紧建设12316云呼叫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加强和经信、科技、民政、农口等部门联系,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为农公益信息服务。常熟市召集经信委、农工办、常熟电信、梦兰神彩公司等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信息进村入户实施方案。亭湖区整合区气象局相关资源,增加了“灾害性气象信息发布”服务内容,整合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等资源,提高村级信息服务站软硬件水平。宜兴市将“信息进村入户”纳入市财政专项,采取“财政补贴、企业支持、村委补足”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增加投入。武进区积极整合“一点通”和“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项目资源,加快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步伐。七是做好宣传发动。我委实行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情况周报制度,及时总结宣传各地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经验、做法及成效,推动试点工作均衡发展。试点县积极利用墙体广告、横幅、电视、广播、报刊、网站、12316短信、宣传资料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信息进村入户的重要性和现实作用。已建成的村级信息服务站,都装饰了醒目的广告标识。通过宣传广告,营造了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浓厚氛围,提高了村级信息服务站的知名度和利用率,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八是开展村级站筛选工作。农业部南安会议后,我委组织相关人员分赴全省3市9县展开调研,与县农委、村委、农资超市和农民等进行座谈,广泛听取基层对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的建设。各试点县根据村级信息服务站“六有”标准、“四类”服务建设运营要求,重点对行政村综合服务中心、农村商超、专业合作组织等村级信息服务站主要载体开展了全面的摸底筛查工作,累计筛查站点963个,其中常熟筛查30多个、宜兴筛查200多个、武进筛查60多个、亭湖筛查74个、金湖筛查68个,为完成村级信息服务站点建设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

  经过前一时期的努力,我省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到目前为止,全省15个试点县已全部建有村级信息服务示范站,共建设了285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其中,标准站183个,初步开展了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和体验培训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今后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运营推广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和路子。

  二、规范村级信息服务站管理

  一是切实做好信息员选聘和培训。信息员是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关系到村级信息服务站的生存和发展。我们按照“有文化、有热情、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基本要求,从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经纪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商超店主要成员中,选拔聘任村级信息员,确保每个村级信息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信息员。通过集中就近培训、一对一技术辅导、观摩现场等,使每名信息员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基本的信息服务技能,真正做到既能为农民提供信息、发布信息,又能完成政府部门交给的信息采集任务,还能开展网络营销工作。到目前,我委及试点县先后举办信息员培训16场,培训信息员1378人次,有力保障了信息员队伍的建设。二是规范村级站建设、制定村级站管理制度。根据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指南》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多次研究并制定了《江苏省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江苏省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具体操作办法》,以及《江苏省村级信息服务站管理办法》、《江苏省村级信息服务站信息员管理办法》等。亭湖、金湖政府分别制定了《亭湖区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实施方案》(亭政办发〔2014〕78号)和《2014年金湖县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实施方案》(金政府办[2014]27号)。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村级信息服务站“服务内容”、“服务承诺”、“工作职责”等,并要求各试点县结合每一个村级站实际服务内容、工作方式补充完善,在益农信息社内张榜公示,做到工作责任明确、服务内容明确、标准明确。三是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利用运行商、服务商资源,通过电子商务、便民服务及因此增长的经营为信息服务站提供增收渠道,同时也通过开展农业公益服务争取政府和基层组织补贴。四是研究制定风险防控办法。根据“预防为主、教育为要、全程监管”的原则,研究制定《江苏省村级信息服务站风险管控办法》,明确提出:一要选好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载体;二要聘好村级信息服务站信息员;三要做好村级信息服务站监管;四要强化村级信息服务站考评;五要抓好信息员培训教育;六要及时做好问题处理;七要切实加强对村级信息服务站监管的组织领导。

  三、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难点及相关建议

  基于益农信息社市场化运营、可持续运行能力培植的需要,在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的实现中,我们发现存在“三难”。一是选址难。首先承建单位要有积极性,有意向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其次要有承担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的热情;第三要能提供出一定的工作场所,拿出必要的投资或支付信息员工资;第四要有开展电子商务服务、进行网络代销代购的决心。二是聘用信息员难。按照我们提出的“有文化、有热情、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基本要求,在当前的农村很难物色到满意的信息员,尤其面广量大的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展开后更是如此。首先是信息员本身要有意承担这个工作,将其当作创业之选,愿意承担“四类服务”,其次是要培养信息员开展“四类服务”水平和能力,第三要有吃苦耐劳精神和思想准备。三是找准赢利点难。“建成容易,运行难”将会是益农信息服务社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资源整合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给信息员带来收入,其次是信息员在益农信息社运营过程在哪些方面能产生赢利,重点向哪里突破。

  由于益农信息社需要承担公益服务和微利的便民服务,一旦离开政府的扶持,如果没有持续的经营收益,一个承建单位(企业或个人)是没有能力来保证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的开展的,因此建议如下:一是大规模面上推广仍需探索考量。益农信息社的运营方式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进村入户形式,在我省范围内由于经济技术水平、农村人口结构等的差异,对信息服务的需要千差万别,不可能简单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固有模式或思路。二是向社会公开招标建设。益农信息社作为一种信息进村入户运营方式,可以在适合其发展的局部行政村做成亮点,产生广泛社会效益和可观经济效益,建议按照“六有”标准的建设要求在试点县向社会公开招标实施,让有意于社会公益服务、有一定经济实力、有新的创业决心的企业或个人来承建。三是以奖代补。建成后按“六有”标准、“四类服务”进行验收,实施以“以奖代补”进行项目补贴。2013年,阜宁县专门出台政策,激励为农综合服务,规定对新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达到‘六有’标准、投入40万元以上,并经省县验收认定的,补助10万元;对新办投入20万元以上(不含土地),每个奖励创办者5万元。政策出台后先进建成农业科技服务超市8家,完成固定投入总计260万元,建有店面及服务设施总面积达3000余平方。

  四、2015年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重点工作

  信息进村入户是新形势下为农信息服务的创新性、系统性、基础性工作,要保证其顺利实施,必须把握原则、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要把握好原则。信息进村入户要取得实效,应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一是需求导向原则。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必须问需于民,努力满足农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真正做到让农民满意。二是合力推进原则。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各尽所能、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工作格局。三是市场运作原则。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支持相关企业、农业市场主体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建立信息进村入户市场化运营机制。四是试点先行原则。要选择具有相应条件的行政村综合服务中心、农村商超、专业合作组织等先行先试,摸索总结可借鉴、能推广、可复制的做法和经验。

  二要抓好工作重点。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要做的事情很多,我省将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是信息进村入户的主要载体,也是社情民意的“传感器”。村级信息服务站建好了,信息进村入户就有了基础。在建设标准上,要以“六有”标准和开展“四类”服务为要求。在建设数量上,5个整体推进试点县(市、区)要在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一个标准站,同时建设一定数量的简易站和占总数20%以上的专业站;其他10个试点县(市、区)要按省农委下达的任务建设村级站。在站点选择上,要采取主动找、自愿报等多种方式,重点选择村综合服务中心和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热心为农服务的村农业科技服务站、农资店、农村商超店、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在建设方式上,可采取政府、村集体、服务商运营商、农业市场主体等合作共建的办法,并研究确定每个村级信息服务站的重点服务内容及可持续运营机制。二是继续抓好信息员选聘和培训。信息员是试点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关系到村级信息服务站的生存和发展。要按照“有文化、有热情、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基本要求,从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经纪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商超店主要成员中,选拔聘任村级信息员,确保每个村级信息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信息员。要通过集中就近培训、一对一技术辅导、观摩现场等,使每名信息员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基本的信息服务技能,真正做到既能为农民提供信息、发布信息,又能完成政府部门交给的信息采集任务,还能开展网络营销工作。三是继续抓好资源整合。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是一项涉及面较广、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集中资源,才能顺利推进。首先要整合社会资源。我省将根据实际,凝聚电信运营商、生活服务商、平台电商、金融服务商、系统集成商、信息服务商等企业力量,引导他们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发挥各类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和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与运营;第二要整合政府资源。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信息进村入户工作中的组织领导作用,积极争取组织、发改、财政、经信、人社、科技、民政、商贸、农口等相关部门的支持;第三要整合信息资源。要将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行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三资”管理等行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到12316平台上来,加强农村基层党务、村务、财务和农民生产生活相关信息采集,大力丰富12316平台信息资源,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撑,为农民提供及时、精准、高效的信息服务。四是继续抓好工作创新。和以往信息化项目建设不同的是,信息进村入户工作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协调任务较重,村级信息服务站不仅建设的数量多,而且还要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将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发挥市场在信息进村入户工作中的资源配置作用。要立足农民需求,在组织发动、措施落实上引入市场机制,在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内容和形式上力求创新,在村级信息服务站市场化运作上力求创新。我们不仅要有生产生活服务意识,又要有经营管理意识。不仅要会用农业系统的资源,还要学会用社会的资源。不仅要懂农业,也要懂信息化。不仅要和农业系统的人员打交道,更多的要和服务商运营商、农业市场主体、广大农民打交道。否则,信息进村入户就难以达到农业部要求和预期效果。

  三要强化措施落实。应该说我省信息进村入户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已经明确,要圆满完成信息进村入户工作任务要求,关键要抓工作落实。特别在推进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方面,我省将强化督促检查通报。我委要求试点县每周五报送信息进村入户特别是村级信息服务站最新建设情况,每二周通报一次信息进村入户进展情况,同时抄报试点县政府分管领导。利用QQ、微信等实时通讯平台,及时了解各地建设进展,解疑释惑,指导各地开展工作。加强试点县巡查,实地帮助指导各地开展工作。及时协调政府、社会相关资源,组织信息员培训,建立村级信息服务站综合协调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信息服务考评和监管,确保我省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健康正常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