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市场监测预警 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农业部大力支持与指导下,辽宁农业信息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主要标志是:
一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取得突破。中心建起了近三千平方米功能齐全的办公大楼;人员编制增至29个;省、市、县三级信息员队伍超过200人。百万农民上网工程、12316金农热线等几大工程的实施意义深远。二是农业信息工作职能定位与服务格局初步形成。以服务为宗旨的职能方向,以内容资源为核心的职能定位,信息服务已经形成了公益性为主、商务性为辅的基本格局。三是农业信息服务手段日益丰富。辽宁金农网已经升级为省政府农业门户,成为万户级网站“航母”;12316金农热线运行六年,有效咨询服务接近200万例;与三家移动通讯运营商建立了有效合作,辽宁农民与农业手机报(短彩信)成为新的服务热点。四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地位不断提升。百万农民上网工程、文化资源整合共享、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三电合一”部省共建等一批信息化项目都是以政府为主导、众多社会力量广发参与开展起来的。
在具体业务推动过程中,除12316金农热线、大金农平台搭建、数据中心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外,近年来,我们还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监测与预警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于服务政府决策、企业和农民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突出市场监测预警的主导地位
多年来,省农委信息中心一直把农业生产和市场价格监测工作作为服务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推动各项农业信息化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特别成立了数据分析与预警两个科室,专门负责生产及市场监测,并进行一般预警工作。同时,中心还经常不定期的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信息服务技能培训,提升队伍整体水平。目前,一支具备独立完成分数十个品种信息的采集、分析、预警应用等整个链条的市场反应工作队伍已经形成。
二、构建跨行业大市场的业务覆盖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跟生产实际,不仅考虑省内,还瞄向省外和国际市场形势,强化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的分析与研究,逐步建立起跨行业的农村经济与市场监测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我们曾重点监测过东盟市场,促进了辽宁与东盟贸易的恢复。日本地震后第三天,中心迅速成立了日本地震应急预警工作组,我们先后推出九篇综合性文章,以信息产品的形式呈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帮助领导了解相关形势,研究制定应对灾难、调整我省种、养殖结构的政策和措施。
三、强化丰富多样的信息产品
农产品市场监测铸就了农业信息服务的坚实基础。经过十年的努力,辽宁省已形成了数十个农产品的全方位市场监测,数据包括价格行情(含产地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及期货价格)、政策规则、贸易动态等。基于监测数据,每周每个品种都有市场分析发布,玉米、水稻等大宗农产品和影响国计民生的蔬菜与肉蛋类产品则定期发布预警报告。自2000年开始,信息中心已累计编发服务领导决策和农民生产经营的信息产品二十余个,信息产品主要定期呈送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及委内主要领导等。
四、打造高素质的监测预警队伍
在农业部的帮助和指导下,辽宁省农委信息中心已经建立起包括部省共建平台、省级自建业务平台等多渠道方式的信息报送体系;具备常规实施和突发应急能力的分析预警工作队伍覆盖数据分析科、预警科、体系科、网站部、12316热线等五个部门,近40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有5人,专业涵盖农经、农学、国贸、社会学等领域。主要开展专项监测或临时性监测工作,及时形成预警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指导农业生产和产品流通。其中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市场分析报告》、农产品市场《预警报告》、《焦点追踪》等直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经过几年的发展,信息产品已经成为领导和涉农单位了解省内农业生产和市场流通的重要渠道,在决策支持方面发挥出愈发重要的作用。
五、未来工作展望
“十二五”期间,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省农业信息工作发展实际,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解决卖难、滞销问题
农产品电子商务将是“十二五”农业信息服务的重要主题。除了常规电子商务属性和作用以外,我们还要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三个连接。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的连接,实现省内、外各市场间需求信息共享。二是合作社、企业与市场的连接,建立直通的采购关系,扁平购销渠道,减少中间环节,解决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的问题。三是农业管理服务部门、市场及生产者的连接,增强农产品营销的宏观调控。
(二)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智慧农业建设进程
围绕智慧农业建设,辽宁将重点推广四大工程:一是实施农业可视化建设工程。二是实施远程控制物联网技术工程。三是实施专家智能应用系统工程,将信息化技术和装备与专家知识和智慧进行组装集成。四是实施农业预警会商系统工程,逐步建立集农产品及农资市场监测分析、科技咨询、灾情预警、农村突发事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信息预警服务中心。
(三)巩固完善现有成果,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
继续争取多方投入支持,进一步提高辽宁金农网、大金农网站群和金农热线等龙头工程、骨干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水平,充分发挥引导、示范、牵动和辐射作用,努力打造农业信息化的品牌和旗帜。运用第三代互联网技术及移动互联网技术,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以信息化为突破口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四)做好农业数据分析,建立宏观决策服务体系
计划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农业数据中心,重点采集农业生产情况、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投入品行情、农业基础资源等数据,定期组织专家会商分析,将生产进度、市场变化、灾情状况、发展趋势等情况第一时间上报,使农业信息中心成为省委、省政府指导生产、调控市场、发布信息的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