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扩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六论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十七大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需要把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使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并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3项措施。其中,“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必将消除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城乡差异,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扩大他们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发言权。这一措施的逐步实施,将是亿万农村居民政治生活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扩大农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大推进,不仅会对农民和农村的长期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将极大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基层民主重要性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民主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提出,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进一步凸显了基层民主的重要性,让人们对未来基层民主发展充满了期待。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认识。在加强党内民主方面,十七大提出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基层以及一些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注重解决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地位的认识。十七大报告紧扣社会脉搏,顺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情况,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要求之一,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加丰富、更加完备。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从一切细节着手,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根据十七大报告的要求,要“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政府公权力的范围理应被进一步明确界定;政府管理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状况应当进一步加以改变;不属于政府行政管理范畴的社会生活、社会事务都由群众自治,从而扩大群众自治范围,以更好地在广大农村基层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要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夯实基层民主这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也只有不断丰富、发展基层民主,才能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更高水平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也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