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安徽省:建立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联系制度,加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指导

日期: 2016-09-12 16:28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近期,根据安徽省政府对农业部门提出的“一改进、四加强”(改进服务方式,加强主体培育、加强金融服务、加强市场建设、加强技术支撑)工作要求,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关部署,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建立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联系制度(试行)》(皖农办〔2016〕96号),组织100余名厅级以及委属各单位副处级以上干部深入基层对接主体,开展联系指导,要求2016年每人联系1个示范区、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个农业项目。联系范围覆盖全省13个国家示范区和97个省级示范区。

  一、举办培训班,解读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联系制度。

  7月13日,安徽省农委开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联系制度培训活动,委属各单位、省农机局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培训。培训会就“关于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联系制度”进行了解读,并邀请有关人员就“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和运营管理”、“关于构建示范区中循环和示范主体小循环”、“关于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亿元以上项目有关情况”、“关于指导联系农业财政项目工作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等相关内容,利用PPT形式,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同时,编印相关政策文件及解读材料两本汇编印发全体联系人员。

  二、联系人员深入联系点开展第一次联系工作。

  安徽省农委副处以上干部已陆续赴联系点开展联系工作,与市县参与人员共同组成联系指导组,实地走访联系主体,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联系主体基本情况、生产经营存在问题,听取相关意见建议,与联系主体负责人共同研究制定联系工作计划。目前,各联系人员已陆续提交联系登记表、联系工作报告及联系工作计划等相关材料。

  三、市、县制定联系工作方案,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

  安徽省市、县两级农业部门除安排人员参加省级联系外,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联系工作方案,组织本地区干部开展联系工作。截至目前,已有9个市、31个县先后将工作方案报委办公室备案。

  下一步,安徽省农委将全面梳理各联系人员提交的联系工作计划、联系工作登记表及联系工作报告,完善联系指导相关基础信息,适时对联系任务完成落实情况进行调度通报,同时,继续督促相关人员在开展灾后恢复生产指导的同时,深入联系点开展联系工作。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