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湖北省荆门市:强力打造中国农谷 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新样板

日期: 2016-08-04 18:16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2012年以来,荆门市以打造中国农谷为抓手,以稳粮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发展生态、高效、安全农业为方向,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建设“三区三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现新跨越。

  一、着力建设三区,打造农业转型样板。

  立足在湖北率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高效农业发展、三产融合发展。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推广节水灌溉、绿色防控、配方施肥等高效生产技术,围绕主导产业建立360万亩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以粮食主产区和畜禽养殖区为重点,推广“菜-苞-菜”、“猪-沼-菜”、“香稻嘉渔”等10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实现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德鲜蔬菜专业合作社运用“菜-苞-菜”模式,亩产值达到1.1万元以上;盛老汉家庭农场7000亩稻龟鳖蛙综合种养,亩平纯收入过万元。2015年,全市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农民收入仅次于武汉居全省第二,粮食产量达到创历史的278.18万吨,而农药、化肥用量分别下降了6.8%和6.3%。建设生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打富硒、长寿、生态牌,建设豆制品、果汁、葡萄酒加工等产业园,打造彭墩长寿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放心食品、绿色食品、功能食品、特色食品四大工程,打造屈家岭生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桥米产业集群、禽蛋和食用菌全产业链,打造京山生态食品加工产业园;发展小龙虾、龟鳖精深加工,打造沙洋水产品加工产业园。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249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3.4:1;“国宝桥米”、“金龙泉啤酒”等10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中粮、汇源、中兴、雨润、联想、神州数码、广东奈美、河南牧原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农谷。建设农耕文化旅游区。发掘农耕文明,启动屈家岭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开发农业资源,打造油菜花、桃花、紫薇花等旅游节庆品牌和钟祥长寿文化旅游品牌,发展农业观光采摘。沙洋70万亩油菜花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驻足,被网友评为“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推动农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田园变游园,彭墩乡村世界跻身国家4A级景区,全村年旅游收入超过7000万元;汇源生态农业嘉年华占地近万亩,投资近10亿元,年内全面开园。

  二、着力建设三中心,打造科技兴农样板。

  以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为重点,打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支撑。建设长江流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国20所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荆门涉农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24名涉农院士工作站汇集荆门;与中国农科院战略合作全面深化,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彭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学基地挂牌营运、投资2亿元的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成果转化中心即将开工建设。建设华中地区现代种业中心。立足自然优势,借智借力借势,打造特色种业全产业链,马铃薯、甘薯、油菜三大国家级种业基地以及安信蔬菜种苗、联想佳沃蓝莓、华中水生蔬菜良种繁育中心落户农谷核心区,中种集团、农发种业已与我市签定种业合作协议。建设南方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制造推广中心。引进广东超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上海纽荷兰农业机械转移升级项目,第一台“754”型拖拉机已经下线。湖北豪丰集团农机具研发与再制造产业园,已在我市农谷核心区屈家岭开工建设。201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位居湖北首位。

  三、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打造投资强农样板。

  探索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发放了全省第一笔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突破2亿元。搭建投融资平台。政府出资成立农谷实业公司、农谷投资公司,设立了2.5亿元的中国农谷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和2100万元的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变“补”为“投”,解决农业融资难题。2015年,全市农业投资140.17亿元,比上年增长54.04%,一大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三产融合项目、亿元以上的现代农业基地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荆门农业正进入投资井喷时期。

  四、推进互联网+”行动,打造农业新业态发展样板。

  湖北农谷投资公司与蓝源资本合作,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特色产业链+产业互联网+基金”多层次基金体系,引入产业互联网模式,对农产品加工业等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垂直整合,打造荆门特色产业链的B2B+O2O产业互联网平台型总部经济。成功打造彭墩电子商务一条街,入驻企业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与阿里巴巴合作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所属钟祥市150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店,第一天成交额便创下全国纪录,达1790万元。

                                     (湖北省荆门市农业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