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引领示范区建设

日期: 2016-07-15 11:02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孝感市孝南区自2015年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围绕“两核两区三带”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着力发展绿色高产高效农业种植业,深化农艺农机农信融合,推动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创建,探索出一条符合区域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激活现代农业发展潜力

  一是培育农业新品种。以汤俭民香稻育种团队为核心,积极整合科研力量,在高产高效种养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领域加强自主创新。以三汊和西河为核心示范区,建设农业科技展示平台,推广水稻新品种、精准施肥等实用技术。二是应用农业集成模式。着力推广“五大”模式:粮经饲统筹高效间作套种模式,“香稻--双低油菜多用”,“中稻--藜蒿”,“菜苔—大豆”模式;农牧鱼结合的高效套种养模式,稻田综合种养、茶果林地养鸡模式;经作配经作高效设施农业种植模式,大棚苋菜—小香葱—菠菜(小白菜)、大棚竹叶菜—夏豇豆—青蒜(芹菜)、大棚番茄(茄子)--夏黄瓜—莴苣;循环高效设施农业种植模式,“猪-沼-果(菜、茶)、“猪—沼—葡萄”;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如桃园观光采摘模式、互联网+农业高效发展方式。三是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建立“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长效机制。通过电视办好《农业科技直通车》栏目,准确及时地向广大群众传递惠农政策、病虫防治等专业信息。积极鼓励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参与农业生产服务。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壮大优质稻、蔬菜、林果茶、水产和畜禽“五大”板块建设,形成东北部林果茶菜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西南部粮油生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二是协调产业建设。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在工业园区开辟农产品加工“园中园”,支持春晖粮油加工,肖港万里生态农业公司脱水蔬菜加工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立足本区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天紫湖风景区、朱湖湿地公园、金卉庄园、卓尔小镇等休闲项目建设,倾力打造杨店镇、三汊镇和祝站镇片区的桃园观光旅游带、107国道沿线生态旅游度假带、316国道及府环河沿线城郊休闲观光带。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一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推进光伏农业、低碳农业发展,做大做实生态能源工程项目,重点支持肖港中凯能源公司的大型秸杆气化项目建设。二是提升农安水平。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绿色防控体系建设。逐步使农业废弃物利用率达85%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加快完善区农产品检测站建设,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和监管,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

  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拓宽现代农业发展空间

  一是发展新型流通业态。鼓励扶持电子商务。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鼓励和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与各大中型超市等进行直接对接,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二是积极引入外部资本。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探索涉农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完善农村信贷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现代农业发展。

  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打好全面小康基本基础

  一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等环节收益。二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加大特色产业和优惠政策支持力度。结合“三万”、“美丽乡村创建”等活动,采取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及加工业+贫困户等措施,让贫困户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也能增加收益,实现脱贫。三是深化产业融合。坚持“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的基本思路,努力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孝南区农业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