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三大机制”推行仔猪保险
重庆市荣昌区是全国最大的仔猪外销基地,常年外销仔猪120万头以上,仔猪养殖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为切实增强广大养殖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荣昌区在养殖风险防范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2014年7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参保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以区镇两级畜牧服务体系为技术支撑,以人保财险商业保险机构为操作平台,以财政补贴保费为扶持手段,建立“三大机制”,在全国率先推行仔猪保险试点。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累计承保仔猪28万头,总保费419.26万元(其中养殖户承担20%,财政补贴80%),提供养殖风险保障7000万元,累计为1.2万户养殖户挽回损失380余万元。其具体做法是:
一、建立工作机制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区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仔猪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办、金融办、财政局、监察局、畜牧兽医局和人保财险荣昌支公司作为成员单位,由区畜牧兽医局牵头负责具体工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仔猪保险试点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一是区政府在年初制定下发仔猪保险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仔猪保险试点时间、试点范围、参保对象、保险金额及保费、保险期限、承保单位、保险责任及工作纪律等具体事项;二是制定仔猪保险试点工作管理办法,明确承保、理赔流程和考核奖惩,切实维护投保人、代理人和保险公司三方的合法权益。具体操作流程是:保险公司授权荣昌区惠民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代理仔猪保险产品销售及相关服务工作,各镇街畜牧兽医站负责具体实施(惠民公司的员工担任各镇街兽医责任片区工作人员,纳入畜牧兽医站统一管理),兽医责任片区工作人员负责从仔猪阉割、免疫开始代理保险手续,直至接到保险报案、现场查勘及理赔全程跟踪服务,一包到底。
(三)落实宣传措施。将仔猪保险的政策、好处、办理流程、保险金额及赔付标准等内容印制成浅显易懂的宣传资料,充分利用院坝会、农村集市、农村广播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兽医责任片区工作人员抓住仔猪阉割免疫的契机,进村入户进行政策宣传,讲清道理、讲透政策,帮助养殖户“算好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二、建立运转机制
(一)明确参保具体事项。一是明确参保对象。凡体重在4-20公斤范围内、经兽医责任片区工作人员阉割并免疫的健康仔猪均可按窝全部参保,并向农户出具保险告知书。二是明确保险金额及保费。每头仔猪的保险金额为250元,保费为15元(其中,财政补贴12元,投保人自行承担3元)。三是明确保险期限。自投保之日起2个月以内为保险期。四是明确保险责任。在保险期间内,由于疾病原因直接造成仔猪在保险单约定的养殖地点内死亡的,由保险机构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赔偿。五是明确赔付标准。按照仔猪生长周期,投保后1至60天内,分别制定有5个阶段不同的赔付标准,最低赔付金额为80元/头,最高赔付金额为250元/头。
(二)完善理赔程序。一是报案受理。投保猪只发生死亡后,养殖户直接向兽医责任片区工作人员电话报案,工作人员须在3小时内前往现场处理。二是现场查勘。工作人员认真填写查勘记录,缮制“赔款协议书”,确定估损金额,并拍摄好死亡猪只耳标号、完整猪尸、保险告知书、无害化处理现场及投保人身份证明、银行存折、住址信息等清晰照片,一并交镇街畜牧兽医站统一办理。三是赔付到账。镇街畜牧兽医站及时将相关资料交保险公司完善理赔手续,合作银行将理赔金直接打到投保人(养殖户)的银行卡上。从猪只死亡到领取赔偿金,一般不超过15天。
三、建立考核机制
由区畜牧兽医局牵头制定仔猪保险考核办法,成立工作督查小组,对仔猪保险兽医责任片区工作人员进行专项考核。专项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日常考核主要从承保环节、理赔环节、后续服务三个方面考核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和责任心,并给予相应的奖惩;年度考核是根据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实行积分制考核,评定不同的等级,并划拨相应的工作经费。
(重庆市荣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办公室供稿)
相关新闻
- 关于报送2016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的函 2016-12-21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培训班在泰州举办 2016-12-14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模式调研活动的通知 2016-07-28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大主题示范行动的通知 2016-06-14
- 关于开展2016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工作的通知 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