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大力实施重点工程助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2015年,南通市作为新获批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现代高效农业样板区、江苏沿海农产品加工和出口集聚区、长三角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的总目标,切实加大重点工程推进力度,重点推进“863”工程(即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6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3个休闲农业发展核心区),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截至目前,南通市8个市级重点园区已建成11.8万亩,完成规划总面积的60%,并达到了基础设施齐全、主导产业清晰、科技含量高、质控体系规范、运作机制科学的标准。6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入驻企业305家,集聚了超过全市三分之一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125.37亿元,实现利润4.34亿元;带动年销售超10亿元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18个,农户近78万户,带动农户增收8.1亿元。全市围绕沿江、沿海和城郊3个核心区,新增各类休闲农业园区71个,累计建成325个,资产总额110亿元,组织推荐国家星级农业休闲企业8家,全市休闲农业正呈现集群化、集约化、多样化发展。
在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南通市注重整合资源,通过率先打造一批示范工程,不断提高全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水平。重点落实了三项关键措施。一是高点定位,科学规划。按照市场化、科技化、集约化、设施化、信息化的“五化”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现代农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全市制定了县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立足现有基础、挖掘发展潜力,坚持发展方向上新建与提升并重,规划布局上专业与综合并重,园区功能上拓展与整合并重,以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准和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发展载体。二是明确重点,示范引领。全市确定了市级重点园区8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6个、休闲农业发展核心区3个。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2015年市级重点工程建设任务,重点促进载体产业集聚、功能完善,创新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提升设施装备、科技支撑和经营管理水平。各县(市)区认真对照年度目标任务,明确时序进度,突破薄弱环节,并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规划实施了一批有特色、有档次的县级重点工程。三是加强考核,优胜劣汰。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园区建设工作列入市政府重点经济工作和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纳入了市农发资金支持农林牧渔重点项目财政补助范围。年终根据各地建设情况进行考评和补助。市有关部门加强日常督查,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项目及年度建设任务进行动态监测,实行优胜劣汰。
(南通市农业委员会供稿)
相关新闻
- 关于报送2016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的函 2016-12-21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培训班在泰州举办 2016-12-14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模式调研活动的通知 2016-07-28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大主题示范行动的通知 2016-06-14
- 关于开展2016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工作的通知 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