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以园区建设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纪实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委、区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迈开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脚步。一个又一个城郊型观光农业景点、一块又一块百亩规模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一家又一家农业生产企业、一处又一处家庭农场出现在盐湖区广袤的田畴上,形成了引领农业发展方向的时代范式,奏响了以现代农业为基调的时代旋律。
科学规划——请大把式敲定范式
进入春季的时候,你从运城市区出发,沿着运稷公路一路向北,便可以在涑水河两边看到一个个时尚现代的蔬果花卉大棚和一片片绿波荡漾的经济林。清明、“五一”前后,这里的观光农业景点,游客和中小学生络绎不绝,人们尽情地享受着观光农业带来的愉悦。
这是盐湖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呈现出的新景象。该园区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园区内北相、泓芝驿、冯村、王范等7个乡镇连片发展,21个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入驻,7个大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和57个家庭农场在这里创业。目前,该园区已经成为集农业科研、品种培育、种植示范、休闲旅游以及农产品加工、包装、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主题公园,盐湖区被命名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
盐湖区虽然位于中心城市区域,但仍有42万农业人口、81万亩耕地,农业、农民和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占据重要的位置。多年来,由于受一家一户传统种植模式的制约和束缚,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生产经营缺乏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立足这一区情,盐湖区委、区政府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是时代的呼唤。
2012年11月,盐湖区委、区政府聘请中国农业大学规划科学研究所编制了盐湖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规划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着力打造城郊型观光农业,确立了“土地流转为平台,资金整合为手段,龙头企业为主体,现代技术为支撑”的建设范式与路径。
培育主体——让企业家担纲主演
盐湖区以农业园区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建设,不仅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生产经营主体的嬗变。这场对农业生产关系的大变革,由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领航。
盐湖区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新领域,积极鼓励企业家和专业合作社投资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老板们走进田野,使农业生产走上了企业化管理和精细化经营的道路;农业专业合作社把农户组织起来,抱起团儿集中连片地发展设施农业,破解了传统农业一家一户势单力薄、抵御生产经营风险能力不高的问题。目前,该区已发展设施农业5万多亩,连片百亩以上规模园区超过100个。具有观光、科普、休闲等服务功能的现代农业主题公园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绿港农业、林原农业、润源花卉等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的各有千秋的农业休闲观光景点开园迎客。林原农业观光景点已打造成集种植、采摘、观光、休闲、餐饮、特种养殖、住宿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60对新西兰黑天鹅和1500只鸿雁游荡在园内湖心岛,为游客放松身心、愉悦心情提供了好去处;已建成的10个草莓大棚草莓结了一茬又一茬,每逢春节前后,观光采摘的游客蜂拥而至。
在盐湖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里,已有1300多名农民完成了从农民到园区员工的身份转换。他们每天按照企业员工固定的时间上下班,按照规定要求对农作物进行管理,每月能领到平均2000元以上的工资。
在盐湖区,这种生产关系大变革的创新与探索,为工业资本流向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寻找到了新引擎。支持和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是盐湖区今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今年,该区将新发展30个农业专业合作社,扶持20个规模大、效益好、带动性强的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对30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和10家家庭农场进行规范,对一些农业项目进行打包,用工业企业招商引资的办法,再招引5家农业龙头企业。
拓展功能——把多元素融入叠加
突破生产功能的局限,实现经济、生态、科教、休闲、服务多元素融入叠加,是盐湖区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所坚持的理念。
经过数年的建设,盐湖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逐步成为休闲的乐园、科普的课堂、恤农的载体和增收的样板。园区内,已有晋土地现代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山西绿港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山西天和源农业集团、林原农业等12个现代观光农业项目建成向游客开放,呈现出活力四射的态势。
这里成了市民出门踏青、假日郊游的向往之地。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转腻了市内公园的城里人纷纷来到农业示范园区,看那桃花盛开、梨花绽放、果花飘香的田野风光,敞开胸怀接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洗礼。这里成了中小学生科普和社会实践的理想课堂。在以“幸福盐湖、魅力乡村”为主题的盐湖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中,晋土地现代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天和源花卉、绿之港、新科果吧、兴运龙农业科技等10个观光景点,先后接待了2.4万多名学生和家长。他们惊喜地看到了先进的现代设施农业生产车间和火龙果、绿背天葵、红叶甜菜等稀有果蔬品种,见识了反季节生产、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先进栽培技术。这里成了市民认知农耕和体恤农民的教育基地。1000多户“不稼不穑”的市民在示范园里租赁了小块地自己种植管理,体验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的分量。这里成了示范和引领农业发展方向的有力引擎。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也到示范园里开眼界、长见识、学门道,思谋着今后的打算。先进的种植理念和栽培方式像火种一样燃起农业增收的希望之火。
强化服务——为新事物发展助力
现代农业作为一个新事物,它的出现和发展既离不开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的支撑,更离不开生产关系的变革,让企业家和农业合作社成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而这种新型生产关系的确立,必须有政府的正确引导和优质服务。为此,盐湖区委、区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工作,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各种有力保障。
为推进土地向农业项目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盐湖区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以交易服务中心为平台,盘活农村资产,实现农村资产资本化,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如今,农业企业经营土地面积达7708亩,专业合作社经营土地面积超过1.5万亩,全区土地流转面积突破10万亩,占农户总承包面积的13.8%。
盐湖区还从财力方面大力支持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对100亩以上的连片大棚,区财政每棚补贴1000元,对于500亩以上的连片大棚给予更优惠的补贴,主要用于完善棚间路、井、渠、电等基础设施。
为解决一些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创业资金不足问题,盐湖区采取多种措施创新农业融资模式,积极建立私募基金。第一支基金由区政府和山西亿鹏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建立转型发展专项引导基金;第二支基金由区政府与香港上市公司中国水务集团合作,建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区政府还经常组织区农业、林业、蔬菜、农机等涉农部门的技术人员深入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和专业生产基地开展技术传授工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新项目提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智慧支持。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供稿)
相关新闻
- 关于报送2016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的函 2016-12-21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培训班在泰州举办 2016-12-14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模式调研活动的通知 2016-07-28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大主题示范行动的通知 2016-06-14
- 关于开展2016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工作的通知 2016-04-29